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

超市霸權存在嗎﹖

自由市場的棈神在於商戶之間的互相競爭,達到價格均衡,消費者和商人各取所需。如果阿信屋的申訴屬實,事件的確有違市場自由競爭原則。

阿信屋以2.7 元賣一罐可樂,被太古可口可樂香港有限公司嫌售價太低,要求把價格提升至$3.8,唯太古仍不滿意加幅,阿信屋拒絕再加價,供應商於是決定停止供應可樂給阿信屋。阿信屋被要求把零售價提升到與超市看齊,懷疑是超市向太古施壓,不可以讓阿信屋的超荀價「頂爛市」。

香港的超市為大財團經營,如百佳是和黃的子公司,惠康是牛奶公司的子公司。他們合起來擁有接近五百多家分店,壟斷香港八成的零售市場份額。超市因貨品採購量和流通量大,他們的供應商如果失去這兩名客人,等於損失大部分的生意,因此這兩家超市擁有絕對壓到性的討價還價能力。

再者,超市由地產商經營,很多超市都開在地產商的物業和屋苑裡。在協同效應的基礎上,超市大有機會進註有利位置,屋苑內有一定數量的住客支持之餘,在租金上的壓力也少了很多,最少大家自己友圍圍喂,有商有量,不怕被業主逼走。

小商戶在這種營商環境下,本身已很難經營,超市如果再用「陰濕招」要供應商逼小商戶提價,等於逼虎跳牆,消費者只能用超市要求的價格買東西,受損害的是普羅大眾。

有得揀,先至係老闆。例如,市面上有不少藥房賣的日用消耗品如洗髮水、沐浴露等比連鎖店如萬寧、屈臣氏便宜。不少精明的家庭主婦寧願走遠一點幫襯藥房,也不幫襯連鎖店,有競爭才是健康的市場。

作為外國超市採購公司的一員,深知大零售商是呼風喚雨的皇帝,多無理的要求,多大幅度的殺價,供應商也只能默默承受。只有巴結著直接接觸客人的大零售商,供應商才能把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大範圍的推廣出去,所以他們只能忍氣吞聲。

而在香港這個零售市場,跟外國不同的是,超市賣的大部分是供應商品牌"supplier brand" 的東西,自家品牌的東西很少。甚麼特惠牌、超值牌等自家品牌,都是最下價和基本的產品,利潤不高。

兩大超市主要通過營運品牌的代理(如太古可口可樂有限公司是香港可樂飲品的獨家供應商)或入口商進貨,如即食麵就透過香港日清公司取貨。供應商只須好好宣傳品牌,做好生產和質量控制,出售貨品的責任交給零售商好了。即使是日清這樣的大企業,面對著兩大零售商壟斷市場,也不得不屈服於他們的威脅下。

如果供應商迫小商戶提價,小商戶能不和這些供應商取貨嗎﹖可口可樂、出前一丁等都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產品,品牌代理也花了很多錢在行銷上,小商戶賣這些品牌的產品,無論銷量和品質的風險都非常低。他們不賣這些而賣一些三四線品牌的東西,銷量和品質都無從保證。因為缺乏行銷資源和品質控制的能力,一二線品牌的產品在採購組合上對小商戶尤為重要。

當了解到本港的零售市場後,小商戶可以做甚麼,是不是一點生存空間也沒有﹖我在未來的文章會再探討。

2011年11月2日星期三

日本經濟不景氣之分析

凱恩斯認為經濟不景的原因在於需求不足,大家不肯花錢消費,令商家和生產商無生意可做,於是「摺埋」生產線,裁員減薪。大家被裁員減薪,更加不捨得消費,令經濟走向蕭條。

日本泡沫爆破後經歷了十幾年經濟不景氣,是甚麼原因引致需求不足﹖我想就我這幾個星期讀過的書和文章,歸納一下各家的看法。

這幾個星期,我讀完了大前研一的新書《一個人的經濟》,書中他分析了日本經濟長期不景氣的原因和提出了一些振興經濟的方案。他形容不景氣的原因有二。

第一,日本人進入了低物慾年代,日本有一詞叫「草食男」,泛指20歲至34歲中一個特殊的男性族群。他們追求物質與名利的欲望很低,不喜歡長時間投入職場工作以提升社會地位,也不積極於投資理財,偏好保守型的儲蓄,於是令商品滯銷,日本加速進入通貨緊縮的年代。

他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改變日本人的消費心理,政府可以提供誘引刺激消費,例如汽車補貼。另外,他又建議日本人在退休前建立二十種興趣,退休後好好享受生活,盡量在死前把錢花光。

第二,商家沒有提供吸引的產品去滿足需求。商家把價格和價值混淆,以為降價就能把生意做好,最後反而令業界陷入價格戰,令盈利受壓。

他認為只要消費者認同商品的價值,不降值也可賣得好,商家應集中火力提升商品的價值。他在書中舉了法國Moncler 羽絨衣一例,這品牌的羽絨衣賣10萬日圓(萬多元港幣)一件,卻愈來愈受歡迎,因為它令消費者感覺到它的「知覺價值」,大前在零下20度的天氣下穿著這件Moncler羽絨衣,神態自若,而且穿得非常時尚。

總之,大前認為日本人本身很富有,只是在心態上不想消費,而商家也沒有提供到很貼心的商品,刺激日本人踴躍消費。

另外,我讀到曹仁超昨天的文章,內容如下,

「今天的日本人、香港人和美國人不需要更豐富的物質生活而是更好享受游閒生活。以Leisure取代追求更多物質,以朗月清風取代豐富晚餐,一家人一起去做義工取代開大食會可能令生活更愉快。由過去盲目追求GDP增長改為追求舒適游閒,不再追求更多的財富而是更有意義的人生。」

曹是在說日本人的人生態度的轉變,由以往享受奢侈的生活,到現在知足常樂,平凡是福。

最後,施永青昨天在AM730 的文章說,經濟不景氣緣於資本主義制度的分配不均,社會中大部分的財產只落在少數人身上。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富者即使窮奢極侈,錢卻十世也花不完,貧者雖然有很多東西想買,但乾塘的錢包卻不容許他們消費。

消費市場不能夠靠少部分富人有限度的消費力支撐。於是銀行便鼓勵借貸,大學生未識賺錢已有幾張信用咭在手,我們每天接到財務公司的電話說服我們借錢,先使未來錢成為常態。政府勸人不要吸毒不要賭博,卻從沒叫人不要申請信用咭,不要先洗未來錢。因為這些信貸製造出來的新生需求,正在支持著經濟發展。最終有一天,大家都「使大咗」,沒錢還債,經濟立刻失去動力。這也是美國次按和歐債危機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我對上面幾個觀點的分析,

早在1936 年,凱恩斯已利用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 這個實證的量度方法去量度消費和收入的關係。所謂 MPC,就是人們每多賺一元,他會多花費多少錢,MPC 以比率表達,因此數值介乎0至1。例如,如果一個家庭的MPC 是0.65,每多賺1元,他們會花0.65元,然後儲起0.35元。

這個數值會受不同的因素所影響,例如利率因素。如果利率上升,MPC 會下降,人們會寧願把錢放在銀行收息,也不願消費。

經濟的成熟程度也會影響MPC。一個經濟成熟的國家,如日本,人民基本的物質需要已被滿足,即使他們多賺到錢,也會把大部份儲進銀行,MPC 會很低。相反,發展中國家如中國的人民基本需要(例如較好的食物)未被滿足,只要他們一賺到錢就會買東西滿足基本需要,因此MPC 會很高。

以MPC 的概念看日本,明顯地,日本人的MPC 很低。

曹仁超跟大前研一的觀點相近,都在說日本人的人生態度很節儉,變得無慾無求,鹹魚白菜也好好味。這種物慾極低的日本人有礙於需求的產生,令日本的經濟無法復蘇。

施永青認為需求取決於收入多寡多於人生的態度。只要平民百姓能分享到更多經濟發展的成果,他們自然大力消費,產生新需求,推動經濟。

究竟哪一個說法比較正確呢﹖日本人是世上最富有國家之一,人民的儲蓄率很高,不像歐美國家靠借貸消費。日本的利率已降到 0,為什麼他們仍樂於把錢儲在銀行而不消費,MPC 這麼低呢﹖

我的觀察是日本人的經濟已經沈寂了十幾年,無論誰當首相,都救不了經濟,日經平均指數和樓價都不能返回九十年代初的光景,日本人對未來的經濟環境應該甚為悲觀。如果你想像未來會被公司栽掉,你也不敢胡亂揮霍,反而會積榖防饑,以防萬一。

因此,只要他們對經濟的前景感到樂觀,又遇上貼心的商品和服務,必定會把銀行的存款拿出來消費。根本不需要大前教導,他們也懂怎樣花錢享受。

根據香港亞洲金融風暴後的經驗,當時的香港就好像一輛用盡了電池,卻還有電油的汽車,但是連點火也做不到,有電油(如商品優質,治安法治良好)又有甚麼用呢﹖幸好遇到大陸這條「過江龍」,在SARS後容許大陸人來港自遊行,把引擎「韃著」,香港的經濟才能妙手回春,市民的消費信心也回來了。

故此,我覺得日本欠的正是一條「過江龍」。


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

那些年

看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覺得這電影是近幾年最好的。搞笑、沒有悶場是基本要求,做到能悸動人心才是最難得。它令人回憶起輕狂的歲月,回想當年我們的青春是怎樣燃燒,讓人會心微笑。特別適合那些宅男女,隱蔽青年觀看,因為他們正在浪費自己的青春。一生人只能經歷一次短暫的青春,你願意把這一瞬花在電腦前嗎﹖

或許,每個人也有一個類似「那」片的故事。
                                                                                                                              

那一年,因會考成績不佳被原校踢走,我進了一所新的學校。我梳著那個大小便不分裝,架著木板厚的千度近視眼鏡,骨瘦如柴,背著那只裝著一個筆袋的書包,走進一間完全陌生的中學。在操場集隊後,我們的一班回到班房,然後班主任點名。因為身高我坐到班房的最後一張桌子。點名的時候,大家自然是四圍望,看看班裡的同學們是怎樣。我看到左手面前排有一個女生在望著我,我故意低下頭不望她。過了十秒,我才抬起頭偷望她,看見她望回黑板去。

她漂亮、眼睛很大、留短髮,跟片中的女主角一樣美麗而不入俗套。

年少的狂妄自大讓當時那個梳那個大小便不分裝頭,架著木板厚的千度近視眼鏡的我以為自己很帥,吸引對面的女孩看過來。

在這間學校度過了幾個月,跟班裡的同學熟絡起來了,也跟這個女同學熟絡起來了。學校在山上,我們一班同學放學後會一起走路下山再轉坐地鐵,有時候看到她跟其他男生打打鬧鬧,會有說不出的忌妒,甚至想把那些男生踼開。

不知甚麼原因,她對我這個小伙子特別好。有一次在儲物櫃拿課本時,被她看見我的筆袋。
「你的筆袋很醜啊﹗」她跟我說。
「我只在家裡隨手拿一個來用,它是怎麼樣也沒關係吧﹗」我說。
「讓我買一個給你吧﹗肯定比這個好看。」
「這樣子哦,那先謝謝啊﹗」

隔了兩個星期,她遞給我一個筆袋,雖然我覺得筆袋並不好看,但它的意義卻大得不能想像。

對我特別好的例子豈止一個,當我放學後有學會活動,她有時候會等我完成活動,然後一起走下山回家。

她就是很健談和主動關心別人的女生,我這種宅男怎能不被她征服。只要有一天她跟我說話,整天的心情也如浴春風;她一天沒跟我的說話,我的心情也陷入抑鬱。情緒就像歐債危機下的恒生指數波幅一樣,一會兒是陽光普照的峇里海灘,一會兒是十號風球溫黛吹襲下的海旁。

那時候,理科班有一個又酷又帥,又是籃球校隊,迷到不少女生的男生,最近跟她熟絡起來了。有一天我遇到他跟他弟弟在打籃球,年少衝動的我咬牙切齒走過去說要跟他比賽。

「我們來鬥一場吧﹗」
「來吧﹗」他語帶輕視的說。

於是我跟死黨組成一隊和他跟他弟弟一決高下。

他是神射手,我要防守他,決定採用帶點暴力的貼身膏藥式防守,我好像撒隆巴斯般緊貼著他,不讓他有輕易起手的機會。校隊始終是校隊,只要他一有機會起手就能進球。當然,我也並非廢柴,以身高壓倒他,在他們面前走了幾球籃,可惜她沒有在場看到這幾球走籃的英姿。由於我好像吊靴鬼跟著他,他也開始暴燥起來,接連叫了幾下犯規,場內充滿火藥味。

雙方互有領先,最後竟鬥到九比九平手,只要有一方連進兩球就贏。「我不可以輸給他,不能成為他的手下敗將。」心中的戰神這樣對我說。雖然體力差不多到了極限,我還咬緊牙關,你進一球,我又扳平一球,打了三四個回合還沒分勝負。最後還是要多謝我的死黨,在大家快要累死之際,他迴光返照了,連射兩球都中,結束賽事,凱旋而歸。

「好波,下次我們再來一場吧﹗」我伸出友誼之手跟他說。「好啊﹗」他喘著氣跟我握手說。我也跟他弟弟握手,但他弟弟似乎很不服氣的樣子,不肯跟我握手。這一戰的勝利替我打了一支強心針,管你多酷多厲害,我就是能打敗你。

中六的春天,我們的學會要到新界的圍村進行考察,我打電話給她邀請她一起去。她說她不想去,我也沒有勉強她。幾個小時後,她打給我,「這次我決定去啊﹗」「真的嗎﹖那太好了。我們在地鐵站等你,一起坐地鐵去……」

那天早上,我們一班同學在荃灣站集合,然後坐巴士到元朗去。我上了巴士,坐在靠窗的位置,她坐在我旁邊。

「我在家裡排行最小,一直很想有一個弟弟,你給我的感覺很像我的弟弟。」她在開車後十分鐘跟我說。

巴士進入了隧道,我轉頭望向窗外的隧道,但願巴士不要這麼快走出隧道,讓我能在黑暗中不斷的眨眼,試圖用眼簾把眼眶內的眼淚印乾,雖然那點在眼鏡的霧氣騙不了人。在巴士上,我們都靜下來,沒有跟對方說話。

考察後,我們一班人說要找個地方吃東西,她說她有事先走了。她改變主意肯出來考察原來是早有目的。為什麼要跟我說﹖拜託千萬不要跟我說,請讓我繼續喜歡你。

這次之後,我們之間好像多了一幕屏障,我們也很少聊天了。

暑假後,我們都害怕快要來臨的高考,開始比較認真讀一下書。在這間 band 5 學校,每個人都有進大學的雄心壯志,但最後入到的還是小貓三四隻,十隻手指數完。

中七的最後一個上課天,我拿了那部封塵的傻瓜機,買了一筒菲林,跟同學和老師們拍照留念。我也邀請她合照,她挽著我的手臂拍了一張,然後說,「還以為你不會找我合照啊﹗很高興我們可以合照。」「怎會﹖我們永遠是好朋友啊﹗祝你考試順利,前程錦繡。」我客套的說。

我自問是盡了全力溫習和考試,可是高考完結後,我對自己拿到甚麼成績沒有任何把握。放榜的那一天,文理兩班都進了學校圖書館,等候老師派發成績單,大家就像等著被槍斃般坐立不安。終於,老師宣讀我的名字,幸好進來之前已去洗手間,不然褲子已經濕掉了。老師看了一眼我的成績單,然後托一托老花眼鏡,跟我說,「彥璋,考得不錯啊﹗」這時,我放下了一半心頭大石,心想最少不是滿江紅吧﹗
                                                                                                                              

那一年,我十八歲,被婉拒後化悲憤為力量,發奮讀書,考進浸會大學歷史系。
                                                                                                                              

幾年前,facebook 在香港開始流行,有一天在 facebook 右面「我可能認識的朋友」出現了她的名字和照片,照片裡的她穿著白色的婚紗,笑容燦爛。原來要衷心祝福一個以前喜歡的人,是絕對可能的。

或許……每個人也有一個類似「那」片的故事。



2011年10月14日星期五

新居屋之我見

新居屋的詳情在特首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揭盅。跟我原本預測的不同,政府在新居屋上擔當重要的角色,對房屋市場的介入甚至比舊居屋大。

第一,居屋交由房委會統籌興建,跟我之前預測在賣地條款上設定限制,然後交由私人發展商發展不同。明顯地,政府想對居屋的價格有更大的控制,不相信由私人所建的限呎樓能以合理價格賣給夾心人士。

第二,新居屋定價由市民的負擔能力決定而不是在市價上打折。在補地價部份,業主不用再以市價補地價,而是補會一筆固定的貸款給政府,就可自由買賣。之後若地價升值,增值部份全歸業主。若地價貶值,又可不補地價賣回給房委會。

從上述兩點看到,政府在新居屋上擔當主導角色之餘,還讓市民享有更多著數。政府就好像鐘擺一樣,從一個極端擺向另一個極端,由以前完全不理,到上年仍不想全力去理,到現在積極介入房屋市場。鐘擺會不會隨經濟環境惡化再擺回另一面呢﹖政府為此已留後著,倘若日後樓價大跌,供款比例低於月入四成,政府有權停售新屋。新居屋變相是調控樓價的工具,多於成為一個長遠和穩定的政策。

新居屋比舊居屋著數,這項投資有嬴冇輸,令很多未曾置業人士保持處子之身,不會貿然置業,寧願先租樓,希望五年後中獎抽到新居屋。這些給夾心階層帶來的希望會延緩他們的購買慾,令低價樓交投淡靜,租務市場卻相當暢旺。我估計除非經濟轉壞,否則低價樓會由租務市場支撐而不會大跌。

而在市旺時買了舊居屋或補了地價的,會因補價機制沒有新居屋般著數而投訴。舊東西和新東西所衍生的利益衝突是很難解決的,因為兩者的定價基準完全不同,政府在未解決這些衝突就公佈詳情,看來下一波爭議正要展開。

我始終認為樓房的市價正反映求過於供,只要政府增加土地供應,並限制呎數和可售予的人士,居屋跟私人發展的房屋同樣能以合理價格出售。分別只在於居屋是幸運大抽獎,給很多人虛假的希望,最終不中獎的人還是要等。與其等政府五六年後抽獎,不如看看這一波的經濟危機能否把樓價拉下來。

2011年10月8日星期六

敬業與樂業

喬布斯 (Steve Jobs) 於星期三逝世,對於這位創意之神的離開,我深感惋惜。我不算是蘋果的fans,只買過一部 ipad,但一直以來,我也很留意蘋果產品的發展,也寫過好幾篇關於智能手機的文章,並對這間改變世界和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的公司讚嘆不已,對喬布斯這人物更是嘖嘖稱奇。關於他的事,有太多的報導,沒有補充的必要。但這位頂尖人物在05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畢業禮上,說過以下的一段話,我倒想說一說我的看法。

"I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and don't settle." 

「我確信唯一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是我愛我所做的。你得找出你所愛的,工作是如此,伴侶也是如此。你的工作佔了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能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有找到,那繼續找吧,別就此安頓。 」

這一段話對我來說實在有太大的刺激。很多人返工等放工,夏天望打風,就是因為工作不是他們愛做的。找到愛做的工作,才能支持一個人繼續走下去,並且得到滿足,這是錢不能夠達到的。

以前中學讀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所謂敬業,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即使拉黃包車的,如果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也跟當大總統一樣值得我們尊重。

但說到樂業,我覺得遠比敬業複雜,因為愛本身就是一種複雜的感覺,很多人連愛不愛自己的伴侶也無法說得清楚。梁啟超一句「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就是把樂業簡單化了。就好像以前的盲婚啞嫁,一個女人嫁給她不喜歡的人,然後母親跟她說相處得久就會有感情一樣。

如果是這樣的簡單,有些人當了幾十年同一種工作,還是返工等放工,夏天望打風,為甚麼﹖極端一點說,未有沖水式馬桶時,有「倒夜香」這個工種,是不是倒得久就能發現倒夜香的趣味﹖很多人因為學識、經驗,被逼從事厭惡性的工作,要他們敬業可以,要他們樂業是不是過份的苛求﹖

喬布斯跟梁啟超恰恰相反,他說先要找到你愛做的,然後才能繼續做下去。而你愛做的工作,如同你的伴侶,要慢慢的找,不停的找,直到你找到為止。以盲婚啞嫁來形容梁對樂業的觀點的話,喬應是自由戀愛吧!我很同意只有是自己愛做的工作,才能一直維持著強烈的熱情,有機會做到像喬布斯一樣頂尖。為錢而工作的,遇到困難時會相當的痛苦,根本不享受工作的過程,最多只能做到好好的完成工作。

當然,人為了糊口,很多時候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遑論談喜歡的工作。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難免要犠牲,如喜歡唱歌的年青人,人人叫他不要發明星夢,他卻不理別人,堅持走自己的路。他的下場可能是大紅大紫,也可能是乞食。人有理想才可能改變世界,看你如何取捨。

喬布斯正正是有理想又能改變世界的代表人物,他的離世讓世人重拾逐夢的熱情,也提醒了我,把我從安逸中拉出來。

2011年9月16日星期五

ESPRIT - 讓香港人自豪的全球企業未來是怎樣的﹖

思捷環球上年度純利急跌98%,業績公佈後大瀉20%,今天再瀉20%到12 元左右。好幾年前,它還是一支紅底股,股價衝上130元水平,如今已江河日下,幾年間市值萎縮了九成。不少人見股價便宜撈底,結果愈撈愈低。 股價除了受股市氣氛影響外,業績是最關鍵的因素。

先說說思捷環球ESPRIT 的背景。 ESPRIT由美國人蘇絲·羅素 Susie Russell 和她的丈夫Douglas Tompkins (The North Face 創辦人)於1964 年於三藩市創立。1972年,蘇絲從美國到香港,希望藉亞洲比較低廉的成本採購成衣。刑李原的成衣廠成為了ESPRIT 的採購來源之一。他們的合作相當愉快,於是在1974 年合資成立了名為 esprit de corp 的採購代理公司,刑李原佔三分一的股權。1983 年,他在香港銅鑼灣開了第一間零售店。1989 年蘇絲·羅素和她的丈夫離婚。90 年代後,他買下ESPRIT 日本和澳洲業務。1996 年,他買下美國ESPRIT 63% 股權,2002年再買下餘下的股份,完全控制了全球的ESPRIT 業務。 

據港交所披露,主席刑李原在2003年開始減持思捷,至去年2月,持股量由42% 降到1.79%。2008 年,他完全卸下在思捷的所有職務。

作為一間由香港人發揚光大的公司,市價曾過千億,成為恒指成份股和全球企業,某程度也讓香港人對思捷產生情意結,看到股價一跌,紛紛組成血肉長城吸納。2003年後,一手養大它的主人也離棄它,人面全非,股價凋零,令人唏噓。可是,買ESPRIT 股份的人,每天也可到ESPRIT 的店走走,難道不發現它的競爭力出了甚麼問題嗎﹖

這幾年我也有到ESPRIT 走走,它正價的產品很難叫人買下去,貴而沒有任何驚喜,甚至絲毫不能激起我的購買慾。即使走到outlet,也很難才有所收獲。它的outlet 也愈開愈多,試圖把在零售店內滯銷的東西清倉。究其原因,在於其定位不知所謂。比如在香港這個競爭環境,H&M 賣的是質料普通但款式時尚的服裝,Uniqlo 優衣庫賣質料較講究但款式簡單大路的服裝,G2000主攻平價上班服,三者的定位也是很清晰的在產品和宣傳上體現。ESPRIT 的售價比 H&M, Uniqlo 高,賣的是優閒服,可是就是不清楚它走甚麼路線的優閒服 (是質料較好﹖是較時髦嗎﹖是主攻中產還是年青人﹖)。為什麼要付出額外的價格買ESPRIT 的衣服﹖

如果你也答不出這些問題,那就不應該因ESPRIT 股價下跌而覺得估值吸引,因為它的生意將被競爭者蠶食而走下坡。況且,我覺得ESPRIT 已經錯過了重建品牌的最好時刻,因為那種貴而不美的形象已經根深蒂固,再加上競爭對手不會因為你轉型而停下來,ESPRIT 腹背受敵,要重振殊不容易。我對它180億重建品牌的計劃非常看淡,認為是拋錢入鹹水海。

Nokia 和 ESPRIT 的故事告訴我們,企業在最風光的時候,競爭對手已經開始強大起來,市場已經在改變,危機一觸即發。當危機反映在業績上,往往改變已經太遲,也需要付出很大代價去換取很不確定的結果。


2011年9月1日星期四

WebOS鹹魚翻生?

上兩星期我們說HP 的WebOS 只二個月便壽終正寢,為了清貨,三千多元的touchpad 降價至780元。帶來的unintended consequence 是這部要停產的touchpad 爆紅熱賣,供不應求。780元的touchpad 即使只有上網功能也絕對超值﹐因此世界各地都掀起搶購熱潮。

這一役無心插柳讓 HP 始料不及,決定再生產一批 touchpad 回應市場需求。我覺得HP 應該「食住個勢」,再大量生產 touchpad,以跳樓價益街坊。Touchpad 之所以難成功,是因為apps 的數量太少。Apps 太少的原因是因為太少人用webOS,開發商不願為很少人用的webOS 開發apps。現在 touchpad 熱賣,累積了一定用家,為webOS 寫 apps 的吸引力一定大增。

中國人說置之死地而後生,HP不妨一試,低價賣出高spec 產品,蝕頭賺尾,等累積一定數量的用家,apps 數量多了,那時提價自然容易,亦是玩這遊戲的唯一生路。

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

未補地價居屋可售予白表人仕有助市民上車嗎﹖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說政府有意讓符合白表資格申請者購買未補地價居屋,以解復建新居屋遠水不能救近火的缺點。

未補地價的居屋,原本只有綠表申請者,即公屋住戶才有資格購買,現在讓條件更好的白表人仕也能購買,必然為香港房屋市場帶來很大的影響。第一個影響是居屋二手市場會活躍起來,供應和需求增加導致成交量增加。

表面看來供應量增加會令樓價下跌。然而,居屋供應量能增加多少,會否令香港樓價下跌,我卻十分懷疑。

原因是未補地價的居屋只能自住,不能出租。如果居屋擁有者賣出自住的居屋,他們只能搬到其他居屋或私樓,私樓需求增加反而令其價格上升。騰出來的居屋,主要銷售對象是入息比較低的人士,他們現在可能租住比較細小的私人單位,或跟父母同住的年青人,這些人原本並沒有能力負擔私樓和已補地價居屋的價格。未補地價居屋可以直接出售給他們,其實是刺激了新的需求,供應實際上卻塘水滾塘魚,並沒有增加。

這班本來租住細小私人單位的白表人仕購買居屋,騰出了私人單位,是會令小單位的供應有所增加(不計業主繼續放租的單位),但增加多少,能否對樓價產生影響,需要政府提供數據以支持政策的合理性。

這項政策會使居屋和私樓的價格一起上升,無助於令房屋市場降溫,又是政府好心做壞事之舉。

只有加快增加土地供應,房屋只能售予本港居民,才能令市場降溫,真真正正令想置業的市民受惠。

2011年8月21日星期日

再論智能手機

自iphone 4 推出以後,感覺上智能手機的普及程度大增,身邊同事十個有八個拿著 iphone。從這場手機大戰開始到現在為止,有三個 indicators 顯示了勝負基本上有了結果。

第一,老大哥Nokia 逼著向微軟靠攏,希望藉windows mobile 起死回生。Symbian 系統雖然不斷完善,始終不能令Nokia 的市場份額止血。這個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商眼睜睜地看著市佔率每況愈下,卻想不到任何辦法挽救,看來最終的後果是被微軟吃掉。

第二,Google 全面收購 Motorola。Motorola在消費性通訊設備曾叱吒一時,但十年前開始被其他競爭者逼得喘不過氣,最後在手機市場絕跡。這兩三年Motorola 向Google 靠攏,藉android 系統起死回生。由於造android 手機的生產商不斷加入市場,現在又被HTC、Samsung等手機商奪回android手機的領導地位。

Google 一直只集中精力做好手機系統android,在手機生產上只跟Samsung合作做過兩部參考機 Nexus。在硬件的專利和製造上,Google 可謂沒有競爭力。正當現在Motorola 弱勢,卻精於手機硬件,收購可謂天作之合。只有這樣才能令Google 可以繼續抵抗蘋果。

最後一個indicator 是HP 全面退出平板電腦市場。上一年,惠普收購Palm 的WebOS系統還記憶猶新,今年HP 以WebOS打做第一部平板電腦 touchpad,在市場賣了兩個月,便宣布停止所有WebOS 產品開發,退出市場。touchpad 滯銷是意料中事,因為對手Ipad 和android 平板電腦太強了,但只兩個月便鳴金收兵卻是嚇倒我了。

我預測其他的智能手機系統,如RIM的blackberry、Samsung 的 bada也會走下坡,最後會由蘋果和谷歌 (包機生產android 手機的製造商)瓜分這個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

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決定了一個作業系統(OS)的生死,就是Apps 的質素和數量。Apps主宰著手機的功能走到多遠,愈多人用的OS,就愈多開發者為它寫Apps。這一兩年才起步的OS,儘管OS 很好,也很難在Apps的質量上追到智能手機系統的開荒者。

這一種寡頭壟斷到甚麼時候才會結束﹖正因為現在的垂直整合固若金湯 (硬件、OS和Apps 的整合),任何一個競爭者,只要有一方面弱,必定兵敗如山倒。固若金湯的蘋果和谷歌並不是善男信女,要走進這個市場,可能在門口外面已被打死。

除非一種非常有創意的東西出現,並且可取代現有的智能手機系統(我不知道這是甚麼﹖),如那時 facebook革命性地出現,把myspace、網上相薄等社交分享網站打敗,才會出現下一波的轉變。

2011年7月28日星期四

公司利潤分配應該由誰決定﹖

作為打工仔,讀到今天AM730施生這篇文章,當然大快人心。他批評資本霸權剝削出力的工作者,只有出資者可以決定利潤的分配權,出力的卻不可以。然而,一間公司裡出力者是最重要的資產,只有生產設備卻沒有能幹的人控制和管理,得到的價值是零。因此,如果利潤分配權由資本家決定,打工仔不能決定公司利潤應怎樣分配,而他們付出的努力又跟得到的報酬不成比例,最後也只能用交差的心態工作。以這樣的態度工作,打工仔一生無法在工作中找到樂趣,這是人生的悲哀。



痛快歸痛快,他的觀點我只同意一半。正如我之前寫過的文章所說,我同意公司沒有做好利潤分配或激勵制度,卻要求員工視公司生意如自己生意,是苛刻無理的要求。既然工資跟公司利潤不成正比,公司賺錢多了幾倍,卻只肯分多一點點工資給員工,對打工仔來說付出額外的努力也是沒有意義的。

但是,資本主義制度讓資本家決定利潤分配方法是不是不合理﹖我們是不是要推翻這種資本霸權﹖我對這兩個問題存在很大的疑問。

第一,資本家是不是只出錢不出力,卻可決定公司利潤可以怎樣分享﹖資本家建立公司,並不是只出錢這麼簡單。創業之初,他們只有緊拙的資金,甚至要把住的房子抵押,以獲得銀行貸款。另外,他們要聘請和管理員工,經營公司的日常運作。當公司持續虧本,他們可能要想辦法生存,甚至要結束公司,欠下一屁股債。所以資本家並不是沒有出力,他們出的力甚至比員工多。至少,打工仔生病了,打個電話給上司就可請假睡覺。老闆生病了還得擔心公司運作得怎樣。

第二,施生說即使股東也可不勞而獲,分享公司的利潤,出力的員工卻跟利潤沾不著邊。我的問題是資本家如果虧損欠債,他們要承擔債務,股東也可因股價大跌而蒙受損失,但是打工仔卻可置身事外,不會損失一分一文。有權利必有義務,如果打工仔有權決定公司的利潤分成,那麼公司欠債,打工仔是不是同樣要承擔債務﹖資本家承擔了創業風險,利潤如果再由員工決定如何分享,我相信沒人肯走出來創業了。

總括來說,資本家並不是區區出錢這麼簡單,而且還要具備良好的管理能力和生意頭腦,這都是高增值的能力。第二,資本家能夠決定怎樣分享利潤是由他們需要承擔的風險換過來的,而打工仔打工卻沒有任何風險,所以我認為資本家有權決定利潤怎樣分享是合理的。

市場是最有效率分配資源的方法。如果同意這一點,利潤怎樣分享就不單是資本家單方面決定,還須看員工肯不肯接受。如果利潤分享得不合理,員工以交差態度工作,或人才流失率很高,這也影響公司的發展和未來的利潤。因此,一些有遠見的公司願意拿大部分利潤出來分享,或乾脆分發公司股份給員工,以換取員工的積極性。當然,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取態,但我不同意因一些無良或無遠見的僱主而推翻現行的公司法和資本主義制度。

至於施生最後談到人生的意義的問題,往後我會另文討論。

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

房屋政策的進一步分析 (下)

從開埠起,香港被英國定位為自由港,實行低稅率,難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說香港是全球經濟最自由的地方。政府從稅收得到的收入主要是利得稅和薪俸稅,2011年大概17%左右,跟福利國家加拿大最低的30%有天壤之別。

這麼低的稅率怎樣支持全球手屈一指的公共醫療系統和龐大的教育開支呢﹖ 作為經濟最自由的地方,加稅會破壞營商環境,看來香港命中註定要走高地價路線才能穩住財政收入。政府透過控制土地供應,可令樓價和地價大升。

這樣的定位和政策在經濟轉差時弱點畢露。2000 年後,香港經濟一直走下坡,樓市不振,賣地收入大減,福利開支卻居高不下。結果政府年年赤字,入不敷支。在經濟不景時,各國多以財政政策如減稅和增加政府開支去重振經濟,但當時財政司梁錦松卻反其道而行,加稅兼縮減政府開支,結果當然是被罵得狗血淋頭之餘,還令經濟雪上加霜。

過去的經驗令政府痛苦。因此,雖然現在樓價高漲,要政府落重藥壓低樓價,影響政府賣地收入,等於要政府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實屬不可能。(當然,經濟大環境轉差令樓價大跌,則被看作樓市被自然地摧毀,不能算在政府頭上。) 政府因賣地收入理想,坐擁龐大盈餘,發財要立品,何況政府的角色是redistribution (把財富再分配),估計政府未來一定幫助普羅大眾置業。

看看我的預測準不準確。在上述的情況和背景下,特首十月的施政報告,重點是要確保樓價和賣地收入不會大跌之餘還要滿足市民的置業需求。復建居屋是最終結果,但這居屋會跟以前的居屋有所分別。

以前的居屋,由政府支付地價,符合白表資格的市民只付打了折的價格就可以擁有單位。如果要轉讓單位,必先要補回現時的地價。如現在是公屋居民,便不用補回地價,就可「升呢」購買居屋單位。這樣的居屋已經不合時宜。因為現時房屋的昂貴程度,即使超出白表收入和資產限制很多的人,也負擔不起私人市場的樓價。

如果要提高白表的資產和收入上限,又要為新的資格作出長時間的諮詢和討論,根本不能解燃眉之急。

時而勢易,居屋政策亦需要改變。我較傾向施生所提倡的新居屋。

世上有幾種分配資源的制度。一是價高者得,二是幸運大抽獎/排隊,三是有權有勢者得。以iphone 為例,由於剛上市時數量稀少,有很多人通宵排隊買得心頭好,有些人肯付幾倍價錢買機,有些名人則得到眷顧,優先買到iphone。三種分配方法,算是沒人反對,公平吧!

舊居屋以幸運大抽獎進行分配,落選者心有不甘,仍可大罵政府只幫少數幸運兒,大部分不幸者依然買不到房,這是政府派六千元鬧劇得來的經驗。

因此,新居屋會以價高者得為分配原則。你可能問,明明要幫助夾心階層,還要他們付高價才買到單位,不是很可笑嗎﹖

我所說的新居屋會設以下局限條件,
1. 政府主動拍賣土地,讓私人發展商投地興建
2. 這種土地拍賣時必定設附帶條件,包括限呎(如500 尺內小單位,沒有會所豪裝等),只可售予首次置業者和香港永久居民
3. 發展商以市價賣樓
4. 不能租賃給別人
5. 單位同様只能轉讓給首次置業者和香港永久居民

這種新居屋可把不公平和反對聲音減到最少。前提是本地居民和無殼蝸牛是最急切需要幫助的一群。正因設定限制條件,這種單位面積只符合基本需要,沒有內地投資者能炒賣,讓本港的無殼蝸牛能夠上車。

至於價格,則由市場供求決定,正因設了限制條件,這些單位不可能比沒有限制條件的同區同樓齡的私樓貴,正正符合了那些買不起私樓,又申請不到公屋者的需要。至於建多少單位,則要由政府進行調查,看看這一階層的人有多少決定。

這種新居屋不會引起其他階層反對。對基層而言,只要符合上述資格,付得起市價,他們買新居屋的機會跟夾心階層是完全均等的。對中產而言,一個月入八萬元以上的家庭已有能力住環境較佳的私樓,他們會有興趣住五百尺,沒有會所,地區較偏僻的單位嗎﹖ 因此,推行這種新居屋的政治阻力會較少。

新居屋符合政府大市場小政府的方向,又較少政治阻力,而且現在已拍賣了一些限呎限量的土地,小試了牛刀,此事成真的機會的確不少,看看我的分析和預測準不準確吧!

2011年7月23日星期六

房屋政策的進一步分析 (上)

前天和昨天在AM730 看到施永青的文章,討論公共房屋的作用。我以他的論點為框架(framework),進一步分析香港房屋政策的發展。

他的論點是港英政府在70 年代大建公共房屋,為的不是純粹改善居民生活,而是為了協助香港由進出口港轉型為輕工業生產基地。公屋居民只需付低廉的租金,是為對他們生活的補貼,令得工廠的工資壓力減少,增加出口商品的競爭力。

那時候公屋居民是香港經濟的貢獻者,而不是好像今日被看成社會的負擔。


他的論點並沒有新意。這個論述早見於Manuel Castell 1986年出版的論文 "The Shek Kip Mei Syndrome: Public hous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文中最重要的論點是公共房屋以「社會工資」"social wage" 型式補貼了工人的生活,令香港的生產成本降低。另外,政府提供了這個房屋安全網,讓中小企老闆更勇於承擔風險。一旦生意失敗破產了也可得到政府房屋和其他福利保障。

文中的論據包括1975 年,工人平均工資是每月149元,而政府對公屋居民的補貼是105元,工人每月實質工資變相增加70%。這種「社會工資」讓工人願意接受較低工資,減少對企業要求加薪的壓力,從而增加企業利潤。(君不見大陸房價大升,現時的加薪壓力極大,大大增加企業成本。)

香港從轉口港轉型為輕工業中心,再轉型為服務業中心,social wage是不是像施生所講失去了補貼居民,讓生產成本降低的作用,而純綷成為保障低下階層有樓可住的政策呢﹖要這一點成立,必須要拿出數據,證明大部分公屋戶都沒有工作,是蛀米大蟲。只要公屋戶有工作,從事各行各業,公屋的低廉租金也令他們可動用的月薪有所提升,客觀上有減輕加薪壓力的作用(儘管薪金主要由供求所決定),某程度上降低企業成本。

無疑,從政府的角度,公屋擔當social wage 的角色已接近蕩然無存,只淪為保障基層市民不致訓街的產品,因為最低工資的提倡正正和social wage 的概念相違背。

總括而言,時至今日,公屋的角色已跟七十年代有所轉變,由一個促進經濟發展為主導的角色,變成一個保障基層以福利為主導的角色。

下一章,我將會從公營和私營房屋市場的關係分析香港的房屋政策何去何從,從而窺探香港年青人未來的置業機會。

2011年7月15日星期五

九龍寨城 (下)

1860年,中國因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敗而被逼簽訂北京條約,條約規定,清延需要割讓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予英國。九龍寨城位處於界限街以北,沒有受到北京條約的影響。

九龍半島被割讓的界線

1898 年,英國跟清廷在北京訂立「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方及附近二百多個離島99年。九龍寨城位於界限街以北,理應亦被租借,納入英國管治之下。但在這專條內,清廷堅持他們仍有九龍寨城的管治權,並可在該處派註官員。

為何清政府要保留在九龍寨城行使權力,並沒有單一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成為了九龍寨城成了三不管地帶的最重要原因。之後,九龍寨城成為了逃避法律,藏污納垢的地方。
1950年,大陸一批城鄉的「撈家」勾結黑社會,賄賂警察,集結在九龍寨城食大茶飯。1953年,他們蓋一個竹棚,請了幾個脫衣舞女郎,並在城外大肆宣傳。又到油麻地廟街向人宣傳,派出多部汽車送入客人進城寨看脫衣舞,收費五元。脫衣舞是綽頭,真是賺錢的是賭檔、白粉檔和狗肉檔。客人進城寨,可以公開吸食城外買不到毒品,又可玩返幾手,更可嘗外面不能吃的香肉。

城寨分東西兩區,東區是罪惡區域,賭檔、煙館等非法勾當在此區進行。賭檔主要是賭番灘和排九兩種,後來賭場生意興旺,更增加十三張和骰寶兩種玩意。這裡有一條街叫「電台街」,是吸食毒品的集中地,也是製毒工場。

另外,城寨不受港英政府管轄,所以也不受港府建築條件所限。由於久缺規劃,城寨的樓宇起得相當稠密,居住環境擁擠,衛生環境惡劣。1982年,城寨竟居住了四萬人。由於人口增長得快,樓宇只可以向高空發展,由六十年代的七層高,到七十年代的十四、五層高。

鳥瞰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內街道
九龍城寨夜景

此外,城寨內無牌醫生/牙醫林立。港府規定只有香港大學和英聯邦國家大學畢業的醫科生才可在港執業,一些大陸和其他地方的醫科生或牙醫要在港執業,只可在九龍城寨開設診所。我爸爸在七八十年代在藥廠工作,向這些醫生售賣藥物。他亦常到九龍城寨向醫生售賣藥物,亦見證了七八十年這個特殊區域的發展,如果我也有幸進去看看就好。

九龍城寨裡的無牌醫生

1987 年一月,港英政府得到中國政府同意,宣佈清拆九龍城寨,以解決城寨內的衛生、防火等問題,和改善城內居民的居住環境。城寨清拆後闢為現在的九龍城寨公園,於1995年竣工。

如果想更立體地了解這個罪惡城,可以看看以九龍城寨為背景,王晶所拍的「O記三合會檔案」。

2011年7月10日星期日

九龍寨城 (上)

九龍城是我喜歡和比較常去的其中一個區域,其一是有我喜歡的九龍仔公園泳池,其二是這裡有我最喜歡的潮州菜館,最後是喜歡這一區的寧靜,不似其他區域擠得水洩不通。

九龍城這個地區在香港史甚至中國近代史具有相當的歷史意義。相信大家都有聽過九龍城寨,現在已闢為九龍寨城公園,裡面修築成清初江南園林的風格,甚為舒適典雅。這裡曾經是中國的衙門和防衛設施,之後成為無政府狀態的三不管地帶。

九龍寨炮台建於1810年,由大鵬協副將鎮守,目的在於打擊海盜,防止海盜在附近水域肆虐。29年後,鴉片戰爭爆發,英人義律帶五艘軍艦攻擊九龍寨城炮台,被大鵬協副將賴恩爵打得落花流水,這是九龍寨炮台第一次成功擔當保家衛國的角色。

嘉慶年間寨城面貌
1915 年的九龍寨城
寨城正門,牌匾現在被安放在九龍城寨公園

九龍寨炮台當時只是炮台,沒有城池,興建城池是1846年,英人佔領香港島之後的事。建城的目的一來巡查帆船的船牌,二來緝拿海盜,三來探聽港英的情報和動態。

1872 年,港英政府禁賭,有商人看中九龍寨城的特殊政治角色,在這裡開賭,是為以九龍寨城的特殊身份逃避港英法律約束之始。開賭之後,中西賭客絡繹不絕,1973年,接送中外賭客的碼頭得到擴充,是為龍津碼頭,而接駁碼頭端的龍津亭和寨城正門的便是在啟德機場地底發掘到的「龍津石橋」了。

九龍寨城內的賭坊
龍津石橋

2011年6月21日星期二

文章分享 - 政府山

中環從開埠到現在都是香港的政治中心,最重要的部門包括立法會到港督住的地方也在這個區域。現分享明報一篇文章,介紹了一些中區殖民地建築物的背景和歷史,


http://news.sina.com.hk/news/23/1/1/2359749/1.html

Sunday Workshop﹕遊政府山 學香港史
2011-06-19
【明 報專訊】隨着添馬艦的新政府總部工程接近落成,中環「政府山」正一步步走進歷史,這點歷史要繼續以有形實體的建築保育下去,抑或消散成政府檔案處或教科書 的一張圖片,以騰出土地興建商廈和商場?財政司長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派錢六千元外還曾經宣布﹕「原中區政府合署中座及東座會轉作律政司的辦公室,而西座 則拆卸重建為甲級寫字樓」,民間團體即時以諮詢未有定案反擊,重申有關發展是又一次「官商勾結」,破壞生態、湮沒歷史。
政府山寧靜的日子還有多少?不如把握時機考察一次,認識這個香港管治「基地」的歷史和美學特色。

政 府山一詞,並非新詞彙,早在1841年已經出現。開埠時港府將雅賓利渠與忌連拿利渠之間的山坡闢為政府用地,定名「政府山」(Government Hill)。後來山坡上陸續建了砵甸乍府第(法國傳道會大樓原址)、輔政司署(政府合署東座)、美利砲台(砲台里)、總督府(禮賓府)、聖約翰座堂等;山 下亦建了大洋行、銀行和大會堂,這地帶漸漸發展成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

我們請來著名香港歷史學家丁新豹博士帶隊,逐一了解山上建築群的歷史特色和意義。不過上山前,丁博士指,山下一片填海地與當年整個管治權力核心的格局亦有密不可分的歷史關係。行程由遮打花園起步:

 

干諾公爵基石

遮 打花園原址前身是香港木球會,英國人認為香港平地少,要發展務必靠填海,故19世紀着力於填海工程。1890年4月2日,為紀念中環填海工程動工,由當時 訪港的干諾公爵豎立該基石。1975年,當時政府認為木球會屬私人會所,佔用公共地方不太恰當,木球會遷至黃泥涌峽,土地則成為港鐵中環站的建築工地。中 環站1980年啟用後,原址改建為遮打花園,當途人經中環地鐵站J2出口向前行,便可見到這基石,丁新豹認為,基石旁沒有清楚標示,令人難以察覺昔日的干 諾公爵紀念填海工程的歷史,有淡化殖民地特色之意味。

 

皇后像廣場

單 看英文名稱「Statue Square」,中譯應為「銅像廣場」,為何改名「皇后像廣場」?丁博士解釋,廣場原本豎立多個銅像,除了現存的匯豐銀行總經理Thomas Jackson(昃臣爵士),以表揚他對香港經濟的貢獻外,還包括維多利亞女王、英王愛德華七世、王后雅麗珊、英王喬治五世及王后瑪麗等銅像,可謂王室家 族的權力展示。

香港日治時期,日軍熔了多個銅像製作武器,維多利亞女王銅像被日軍運往日本,準備熔掉成為製造武器的原料。原址則豎立了一個 石碑,宣告香港已被日本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女王銅像歸還,但放置銅像的位置在1940年代末期計劃擴闊遮打道工程,女王銅像改為放置於銅鑼灣的 維多利亞公園,原址則只剩下昃臣的銅像。

 

立法會大樓

這 幢大樓由英聯邦採辦處的顧問建築師亞士東.偉柏(Aston Webb)及英格里斯.貝爾(E. Ingress Bell)設計。大樓於1900年開始興建,用了差不多12年,終於在1912年落成。1903年,大樓奠基,基石嵌於面向皇后像廣場的一支圓柱上,丁新 豹博士說,細心看,會發現至少3個錯處﹕(見圖a)


一)港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名字錯寫成「SIR HENRY APTHUR BLAKE」﹕
港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參與奠基禮,故基石刻有他的名字。因為基石上的文字要定期補色,負責的中國工人可能不懂英文及有人監督不力而鬧出笑話。

 

二)GCMC錯寫成「CCMC」﹕

港督卜力曾獲頒「爵級大十字勳章/一等勳爵士」,簡寫為GCMC,但串錯成CCMC
三)承建商CONTRACTOR寫成「CONTBACTOR」

 

和平紀念碑(Cenotaph)

位於香港中環遮打道,1923年豎立,原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陣亡的軍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紀念碑用以紀念兩次大戰殉難者。丁新豹博士指出,這個紀念碑在倫敦亦可以找到,除了紀念殉難者,亦象徵殖民地王權歷史。

 

終審法院

前 身為「法國傳道會大樓」,坐落中環炮台里,是香港開埠最早興建的大樓。天主教及基督教視香港為進入中國傳教的踏腳石,傳教士在此學廣東話、客家話等語言, 再進中國內地。到1953年,法國傳道會把大樓賣給香港政府,大樓其後曾用作維多利亞地方法院及香港政府新聞處辦事處。1997年香港回歸,大樓改建為終 審法院,標誌香港脫離殖民統治。丁新豹博士指出,大樓外有6塊銅版畫,雕出19世紀由炮台里俯視舊大會堂及皇后大道中等街道照。

 

聖約翰座堂

位 處香港花園道,屬十字架形狀建築,於1849年正式啟用,塔樓西面有字母「VR」,是為紀念該教堂建於維多利亞女王時期。1941年日本侵佔香港,在淪陷 3年多期間,設於深水埗的軍人集中營中的隨軍牧師,仍然設置臨時小聖堂崇拜,在聖米迦勒小聖堂內見到的屏風正是當年集中營的物品。1986年港督尤德在任 內猝死,靈柩運抵聖約翰座堂及舉行安息禮拜,教堂南壁現時可見一塊紀念已故港督尤德的石碑。

 

中區政府合署

位於下亞厘畢道,又稱政府總部,建築物分為東座、西座及中座。門前的紫檀樹高16米,冠幅達30米,估計樹齡達170年。丁新豹博士說,這棵樹生機勃勃,每次看到皆格外醒神。

 

禮賓府

過 去稱為總督府,1999年易名禮賓府,位處上亞厘畢道。1851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8年之後,禮賓府開始興建。施工圖由第二任測量總署署長卡拉弗利 (Charles St George Cleverly)負責,預算需14,940英鎊。工程進展緩慢,歷時4年才竣工。1855年10月,官邸落成,第四任港督寶寧爵士成為首名主人。歷任 28個香港總督中,25個曾以禮賓府為官邸和辦公室。特首曾蔭權入住後,成為首位在這府第居住和辦公的特首。

 

聖公會會督府

聖 公會會督府建於1848年,本是一所為華人而設的學校,位於港島下亞厘畢道一號,是政府山一部分,現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於1849年至1950年期間曾 用作聖保羅書院校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聖保羅書院遷往般咸道,現用作香港聖公會教省辦事處,牆身依然掛有「聖保羅書院」標示。

 

藝穗會

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和雲咸街交界,近雪廠街南,19世紀末興建,以磚塊砌成,樓高3層,為舊牛奶公司倉庫的一部分,至1970年代為牛奶公司總部。現時是香港推廣藝術創作的非牟利機構及慈善團體,建築物富有殖民地時期的懷舊色彩。

2011年6月1日星期三

把公司生意當作自己生意﹖

今天讀AM730 讀到施永青一文,甚具激勵性,有心創業的人可放在枱頭,以激勵士氣。

這裡我只想說一點,不只一個上司跟我說,你要把你的工作當作是你自己創立的一盤生意,才能做得好。

我非常同意這一句說話。如果真的能把人家的生意當作自己的生意,我100%相信一定做得好。問題是有多少人能做到把人家生意當作自己生意﹖

做不到的關鍵原因有兩個。

第一, 你把人家的生意當作自己的生意,生意做得好,分享的成果是不是成正比﹖如果你做的成績跟你分享的成果不成正比,「把人家生意當作自己生意」這句話只是言語上的激勵,沒有強而有力的東西支持。如果說一說就有效,共產國家應該超級發達,因為毛主席振臂一呼,全國的人也把國家利益當作自己生意,那就超英趕美,大躍進早就成功了。

第二,自己的生意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討好的是消費者,賺蝕貴客自理,與人無尤。但幫人家打工,不單要討好客人,還要討好上司,你能完全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辦事,甚至置公司核心價值不顧嗎﹖我相信沒公司能容得下這些員工。

退一百步想,公司如果沒有完善的激勵制度提供足夠的誘因,即使員工做到「不怕蝕底」,已算是十分好。一個員工願意加班完成工作,把上司分配的工作準時做好,客人滿意不投訴,出了亂子也負責收拾殘局,已是一個極好的員工。

要員工做到「把人家生意當作自己生意」,比「不怕蝕底」層次高得多,就是說公司的利益跟自己的利益有莫大的掛勾,如果公司陷入困境,也要赴湯蹈火,甚至拿出私己錢去挽救公司。這樣的話,公司也有義務在生意滔滔時按比例把利潤分給員工。

一些公司會以送贈方式或以折讓價把股份賣給員工,好讓員工真真正正當家作主,成為公司股東。這樣說,生意如假包換的屬於員工,員工的身家每一天也因他們的表現漲跌。這樣的激勵制度把員工和公司利益緊緊的繫於一線,「把人家生意當作自己生意」這句說話就沒有意義了。老闆沒做好激勵制度,請勿過份苛刻,大言不愧要員工把他的生意當作自己的生意。

自我意識強的人,考慮到上述各點,必定以創業作為目標。同時,正如上文所說,這樣才能自我實現,人生才活得有意義。

2011年5月31日星期二

H&M 和 Uniqlo

夏天來了,拿出的短袖衣服,上班永遠是穿著某幾件衣服。近幾個星期,一直想添一些平價夏衣裳,逛這幾年常幫襯的Uniqlo 和 H&M,走了幾個星期毫無收穫。

然後我記得我在一年多前寫過一篇關於這兩間零售商的文章,連結如下:

http://loyincheung.blogspot.com/2010/05/bossini-giordano-g2000-baleno-g2000oem.html

這文章說在M型社會裡,能讓消費者以大眾化價格感受到奢華感的零售商會雄霸市場。無疑,Uniqlo 和 H&M 近年積極擴充,幾乎在所有大規模的商場插旗。其他零售商見人家成功,錢途無限,於是紛紛來港開店,之後有澳洲的Cotton On,又有近期以700 萬月租搶走上海灘畢打街舖的Abercrombie & Fitch。

Uniqlo 和 H&M 經過幾年的擴張,市佔率一直擴大,也以價廉、時尚、物美趕走了市場上一些較弱的小零售商和boutique。再加上大陸客崇尚外國品牌,到港shopping又是大勢所趨,讓他們的生意滔滔不絕、蒸蒸日上,分店愈開愈多。

以我觀察,我認為他們在香港的擴張是時候完結,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這兩家公司前幾年進入香港後,甚為積極,市佔率一直擴大。這順風順水的環境令他們過度安逸,款式上愈來愈沒有新意。頭幾年消費者還覺得新鮮,發展到現在我已覺得他們的款式過份沉悶保守。再加上大陸客來港旅遊,對這兩家店趨之若鶩,還是覺得很有新鮮,讓這兩個零售商覺得自己的銷售還是很成功,最後他們每一季也維持保守和單調的款式。

2. 近一年商品價格如綿和人造纖維等大升, 這兩家賣廉價衣物的零售商的成本壓力極重,唯有靜悄悄地將成本轉嫁消費者,提高了正價,又減少了折扣的金額,我等買廉價東西的消費者對價格非常敏感,又怎會不知道他們加價。款式已經是年復一年沒轉變,價格又提升了,太不值了,這只會逼消費者尋求其他選擇。

國際品牌優勢在他們付得起錢聘請designer,用的布料也經過測試,不會穿了黑心綿也不知。這是小型boutique跨不過的門檻,小型boutique 向批發商拿貨,對供應鏈沒有任何控制。

A&F 進香港,是好事,有競爭才有進步(雖然A&F市場定位比Uniqlo 和 H&M高)。只有同level 的國際品牌才能付得起香港的租金挑戰這兩個零售商的地位,逼使他們向消費者提供更多折扣和出色的款式。

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

塘西風月夜

前幾個星期無意間在中環三聯書店看到一本叫塘西風月史的書籍,快速翻閱,驚為天人。香港歷史寫得這麼「生鬼」,認真不錯。題目已經十分有趣,再加上很口語化和「抵死」的文筆,令這書的趣味大大增加。

塘西風月史是說石塘咀以前是煙花之地的歷史,因傳統道德規範,嫖妓被世人認為是不道德的事,正統史學家不屑寫之,令這段歷史的史料很分散,少有具權威性的著作。

我的一位大學同學畢業論文正是寫塘西風月,因他一家很久之前就住石塘咀,對這裡很有感情,而且甚為熟悉,因此他的史料多來自他外婆口述或從散亂的報章中尋找。遺憾的是我並沒有借他的論文一讀,以了解這段香港歷史。

另外,我外婆外公也是住在石塘咀,小時候常到他們的家,對這一區也蠻有興趣和感情。因此一讀此書,不能自拔。

要說塘西風月史,不能不提上環水坑口。南京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香港島,1841年英軍登陸水坑口,並宣佈佔領香港,水坑口成為香港最早發展的地方。1860年代,香港成為南北貨轉口港,水坑口附近的文咸西街就是著名的南北行,商人把東南亞貨物運到大陸,又把大陸貨品運到東南亞,做就不少富商巨賈。

1905年水坑口

有富豪的地方就有妓寨,1878年水坑口的妓寨三十餘間,大寨者有錦繡、歡得、奇花、新賽花,是為「四大天王」。酒色酒色,有妓寨的地方就有酒樓,等於現在的夜總會,讓公子哥兒大排筵席,開筵坐花,提供一個中立的地方供客人和妓女培養感情,進一步發展關係。當時最大的酒樓有宴瓊林、杏花樓、聚馨樓等。

1903 年,香港政府有鑑於水坑口妓寨影響市容,又把那裡樓價搶高,影響民生。於是強制要續牌的妓寨遷入石塘咀(東至屈地街,西至卑路乍街)。那時石塘咀乃荒涼之地,政府將計就計,遷妓寨到那裡開荒,塘西風月史就在這時展開。

水坑口和石塘咀有一段距離,於是就產生人肉shuttle bus (即人力車)從五時到一時在水坑口接送貴客到石塘咀。原來香港shuttle bus的概念始於塘西風月。


水坑口至石塘咀

1920 年是塘西妓寨的鼎盛時期,大少妓寨不下一百間,往香港大學的山道是正是四大名寨所在,包括賽花、詠樂、倚紅、歡得。各妓寨妓女加起來不下四千,煙花開得相當燦爛,盛極一時也。妓寨酒樓唇齒相依,當時飲花酒的酒樓有十五家,如金陵、陶園、萬國、香江等,尤以金陵裝修最華麗。
1915年德輔道西望向山道,上圖為四大酒家之一金陵酒家
聯陞酒店旁是三間妓寨

塘西妓院制度沿襲廣州和傳統中國的妓院制度,一般分為高級妓女和低級妓女。

高級妓女 - 顧客對象為官吏商賈,妓女能歌善舞,善於應酬,基本上是賣藝不賣身,客人千金散盡,也未必能一親香澤。(可參看電影姻脂扣飾演如花的梅豔芳,她在戲中飾演高級妓女,只肯跟她喜歡的十二少一起)

低級妓女 - 目標顧客是一般市井販卒,純粹一買一賣的肉體交易。

高級妓女相當高竇,要得到塘西阿姑垂青背後非要有銀彈和耐性支持。她們受過嚴格訓練,目標是要搾乾客人錢財。第一堂課是不許暴露肉體,以防客人未科水先抽水。第二切忌暴飲暴食,一來以防被客人灌醉,成其好事。二來講桌上禮儀,也好讓她能服待客人,斟茶遞水。

第三是飲得彈得猜得唱得,懂扮靚和易招人話柄(引來眾人議論,才容易走紅)。第四要懂用言語討客人歡心。第五是要懂得斬客,把他們錢財吸乾,或以甜言蜜語逗得公子哥兒慷慨解囊,做衣服買手飾。或化喜為悲,說家人身患惡疾,急需錢財醫治。務求令客人明知被搵笨都要乖乖就範。

嫖客要追求塘西大姑,先要在酒樓擺花筵,飛箋召妓多次,多番邂逅之後,才正式進一步入大寨追求,到寨廳飲宴。妓院乃妓女所住之地,登堂入寨,可見關係有所進展。再進一步是到妓女房間小坐,吃生果飲茶,叫「打茶圍」。經過多番打茶圍,客人在大姑上花了不少錢,顯示了誠意,也培養了感情,便能成為她的入幕之賓,可一夜銷魂也。

入幕之前,該客人要大排筵席,宴請同寨姊妹們,叫「執寨廳」。當客人從地下登樓入房之時,每一層的寮口嫂高呼︰「乜乜少駕到!」排場十足,令客人感到自己猶如九五至尊,完完全全滿足客人的虛榮心。

1932 年六月,塘西走向沒落,事緣英國禁娼,香港要跟隨。政府提供三年寛限期,妓女之後不獲續牌。1935年六月,公娼完全禁絕,花街柳巷,從此絕跡。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一行以另外一個方式經營,開設所謂「導遊社」,供客人電召,導遊女接柯打出鐘。這些一買一賣的交易,省卻了追求和排場,跟塘西之盛景和排場大不同也。

1941 年日治時期開始,「軍妓」制度立刻成立,以供日軍享樂。這些軍妓組織分為低級的「慰安所」和和高級的「吾妻屋」兩種,分別給軍人和軍官玩樂。1942 年十一月,日軍總督於是決定將石塘咀劃為娛樂區,妓寨和導遊社從此紛紛進駐石塘咀。此外,四大酒家金陵、廣州、陶園和萬國為配合妓寨,紛紛重新開業,塘西花事起死回生。1945年,日軍大勢已去,重光後,港英政府重申禁娼,塘西風月又再煙銷雲散。

這是很有趣的一段歷史,也想像不到現在的西環以前是紅燈區。如想知道更多塘西風月的佚事,可參考吳昊的塘西風月史,其抵死文筆必然引得你讀完此書。

2011年5月20日星期五

新生代買房 之 下

八十後生於經濟起飛後的香港,他們的父母在求職市場上充滿機會,只要有一對手,也不愁會沒工做餓死(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中,失業率平均為2%),工資增長也快。

在房地產市場上,市民有公屋、居屋、夾屋(1990 年政府委託房協出售的公共房屋,讓不符合申請公屋和居屋資格,又買不起私人房屋的夾心階層購買)和私人房屋可供選擇。八十後的少年時期是在一個比較繁榮和安逸的環境長大的。至九七年,他們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和資產泡沫爆破。香港的經濟從製造業轉型為服務業,工業大量北移,令大量的工人失去求生技能,被迫再培訓。二千年,科網股爆破,令香港經濟日走下坡。

為了讓爆破後的樓市穩定下來,政府在02年推出一系列穩定樓市的房屋政策,是為孫九招。包括取消土地拍賣、停建居屋等。這些政策志在減少市場房屋供應,以支持樓價。從此時起,政府失去了供應土地的主導權,亦是香港自石峽尾大火後房屋政策的轉捩點。由政府干預變成大市場小政府的不干預政策。

因02政府宣佈停售居屋而改建成私人樓宇的紅灣半島

八十後讀中高或大學的時候,03 年沙士來了,令原本疲弱的經濟崩潰。這時候畢業的大學生月入五千已算不俗,比失業好一點了。2003年七月一日,五十萬人上街示威,反對二十三條和對政府施政表示不滿,是為香港近十年在政治經濟上的最低點。

03年後,中央啟動自遊行,讓大陸人可以個人名義到香港旅遊,香港好像被心臟起搏器電擊一樣,經濟走向上升軌道。

08 年雖經歷美國次按危機,但量化寬鬆的資幣政策挽救著垂死的美國經濟,卻產生副作用,令新興市場的資產價格暴升。香港政府因孫九招斷了增加土地供應和興建居屋的二臂來調控樓市和滿足本地人的住屋需求,讓樓市持續升溫。

上一代可透過政府所提供的公屋、居屋、夾屋或購買私人房屋置業,讓不同階層的市民可以安居樂業。這一代因居屋、夾屋已被取消而只能購買私人住宅。而私人住宅的價格已超出一般打工仔的負擔能力,因它的價格不單反映本港的經濟現況,而且反映大陸人雄厚的購買能力,這是香港歷史上沒有發生過的。

供求失衡的情況若持續,必然大大打擊新一代對香港的歸屬感,也增強了他們對掌握未來的無力感,這對香港未來的發展不利。由1953石峽尾大火到2011 年樓市泡沫升溫之間,比較長遠和穩定的政策就是七十年代麥理浩時代的長遠房屋政策,政府決定以公共房屋改善市民居住環境。而02年的孫九招,在社會普遍要求復建居屋的聲音下,能否成為香港長遠的房屋政策,在我看來是否定的。

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新生代買房 之 上

現時香港最多人討論的話題的之是高樓價的問題。我會分兩章從歷史角度分析這件事。

如果我們把戰後從大陸逃到香港的人算作第一代,他們的兒女是五六十年化出生,七八十後正是這一班人的孫兒。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正是見証香港七十年代經濟起飛和福利政策日漸完善的一代。

我們的父母一代跟我們在心態上有甚麼不同和鴻溝﹖ 父母經歷香港經濟起飛,他們小時候的日子過得苦,或許住過板間房,他們的父母為口奔馳,沒有時間管教他們,但他們看到政府為他們帶到的希望。是甚麼希望﹖且讓我說說香港公共房屋的歷史。

1953年,石峽尾大火,53,000名災民無家可歸,港英政府建立七層徒置大廈安置災民(如石峽尾邨美荷樓,現已被活化為「石硤尾邨生活體驗及旅遊活動中心」),開了政府建立公共房屋之始。六十年代,政府大量建立廉租屋,例如牛頭角上邨、黃竹坑邨、白田邨、黃大仙上邨等。


石峽尾美荷樓
白田邨
七十年代,麥理浩港督對香港的福利政策更為積極,宣佈一項名為「十年建屋計劃」的公共房屋計劃,目的是要在十年內建造足夠的公共房屋單位予一百八十萬居民,並且開發新市鎮,讓市民的生活環境沒這麼擁擠,從而改善居住的環境。另外,又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那是開居屋之始,讓一些沒有能力買私人樓宇的市民購買公共房屋,擁有自己的房子。

這些歷史給我們甚麼啟示﹖就是政府為我們父母一代帶來希望。他們從板間房上樓,有自己的廚房廁所,付的是低廉的租金。從薪金中撥出小部份錢作租金的,其餘的錢可自由運用,那就是讓市民有更多的閒錢買其他東西,補貼他們的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質素。另外,教育給這一代的人提供社會流動的機會,大學生有如天之驕子,成為推動他們發憤的一股動力。

加上那時經濟飛騰,大陸經歷文化大革命、之後的改革開放都提供大量機會給香港人發展事業。結論是,他們雖然捱過苦,過過差的生活,年輕時沒享受過,但他們看到未來生活是會改善的,他們的努力是有目標的。

下一章,我會說說房屋政策之後的發展和對七八十後的影響。

2011年4月18日星期一

幾年前,沒有人能估計到facebook 有今日的成就,每一天也影響著人類的生活。Google 也想不到,我們做搜尋器,人家做社交網站,河水不犯井水,facebook 現在卻成為google 最大的競爭對手,把廣告都搶掉很多去。

無可置疑的是facebook 的野心是要把全球焦點放在它身上,使全世界的廣告都走不出它的股掌。它用的手段非常成功,令它一步步一統天下,下面是兩個fb 的功能,

Social Plugins - 這功能讓其他網站只需要貼上fb提供的script 在他的網站上,就能把fb的LIKE 鍵、LIKE 盒子或LOGIN 鍵等放在自己的網站裡,只要其他人一點擊LIKE,就能把網頁拉到fb去,其他人在facebook 裡看到只要一點擊就進入這網站,大大增進了網站的流量。也令這個網站的用戶進入fb,fb 的廣告自然同時target 了這個網站/群體的用戶。如dcfever 裡有like 鍵,只要點擊就能把攝影的文章拉入fb,fb 自然把關於攝影的廣告逞現給like 了此頁的人。

IFRAME - fb 以iframe形式讓其他的網站嵌入fb,用戶可以在fb 的框架(canvas)內看到別的網頁。fb 的野心是透過iframe可吃掉所有的網站,要看網頁就要進fb。為什麼網主願意被fb 吃掉﹖因為在fb 的框掉下,宣傳網站和得到流量容易得多了,只要post 到wall ,其他人就可點擊去看。

單看這兩個功能,就可看到fb 的野心和策略。所以我趕快學習fb apps,認真研究這個世上最強和最有潛力的平台。

2011年3月5日星期六

零售商傳統以來的銷售模式是先預計一個銷售量,下訂單,貨品放在店內賣,賣完再下訂單。這個自古以來的銷售模式為什麼沒有人挑戰過呢﹖它沒效率之處在於實際銷售量跟預測銷售量有偏差,做成存貨和浪費。另外,等人家進店購物,要承受等而沒有生意的風險,也就是租金的損失。

一些長年累月消耗的貨品,如衛生紙、沐浴露以至柴米油鹽等,具有穩定的需求,有沒有更有效率的銷售方式﹖

我五年前想到的網上團購或許帶出一些啟示。現在的團購重行銷和推廣,給予優惠價錢讓自己的品牌在短時間內為人所熟知。團購網所賣的東西不一定是大眾所喜歡的。以我為例,我只會選一些知名品種牌如agnes b cafe的coupon來購買,因它的品質較少機會因顧客太多而下降。

我所建議的日用品團購,賣的是人人皆需要的東西。這些必須品原本放在各零售商的貨架上賣,各零售商各自為政,存貨有機會過多或過少。如能在一網站上,施以一些折扣,統籌好這些日用品的購買量,然後向代理取貨,銷售和庫存的效率必定大大增加。就如以前客貨車的call 台一樣,call 台整合和統籌了客人需要用車的資訊,然後叫就近的客貨車到客人那裡,這令不少以前各自為政的司機獲得更多生意,也減少了到處找客人的困難。甚至一些失業人士,也加入了客貨車團的行列,創造新的職位。

又因所有款項在網上收付,可以短期內付給代理商,數期必然大大縮短。一些較二線的品牌,可以用折扣擴大市場佔有率,造成品牌、零售商和網站提供者三贏局面。

如對此點子有興趣,可直接留言商討。

2011年3月4日星期五

天下大勢

人人說美國跟中國國力正在此消彼長,這一點我不太同意。如以鑑定國力的一大標準 - 經濟實力而言,我覺得兩者各擅勝長。論層次,美國高得多。

中國經濟蓬勃在於其在發展中,大興土木。中國這廿年以工業累積了財富,工業者就是按客人意思生產,然後將貨物運往該國。它光有生產技術,卻欠強而有力創新能力。面對著生產成本大漲和工人短缺,工業會走向式微。中國再啟動經濟引擎,造就現在的盛境,是靠大興土木,搞基建,城鎮化,增強農業的生產效率,擴內需。中國就如青春期的孩子,精力充沛,日漸強壯,卻缺乏經驗。

至於美國,樓市泡沫爆破,人民因過度借貸買房子而淪為負資產和破產,令經濟崩潰。政府用寬鬆貨幣政策和低利率當作止痛藥,挽救垂死的經濟。但美國人的創新和行銷能力,仍是世界最強的。Apple,  Google, Facebook, Twitter, Groupon 等公司,全都是從沒有到有,從有到風行於全球的。中國有那一家公司可以這樣,世界上有那一間公司可以這樣﹖中國的富士康可以按Apple 的設計圖造出iphone樣辦,然後批量生產,但它始終是按人家意思生產,增值能力遠不及蘋果,邊際利潤也遠遠不及。美國就如成熟的男人般,充滿經驗,運籌帷幄。

美國主導全球經濟,我相信短期內難以逆轉,因它的創新能力、推廣能力和管理所向披靡。

2011年2月28日星期一

2011-12財政預算案公佈後,引起社會上強烈的迴響,尤以中產人士為甚。一直以來,中產階級所付的稅款最多,享受政府的福利最少,為什麼他們今次反對聲音這麼大呢﹖

中產階級並沒有準確的定義,一般泛指專業人士,家庭月收入達七八萬以上者。他們有良好的學歷,靠自己的能力爬升到社會上較高的階層。他們對生活質素和居住環境有要求,亦願意花錢在生活的享受和下一代的教育上。

這一班人相信自己能力,從沒想過要政府幫助,是甚麼讓他們對預算案如此不滿。
當然,將6000元注入MPF 是愚不可及的做法,到退休時能拿回多少先不說,現時不能享用就已經違反香港人重實際的性格。第二,政府坐擁數千億盈餘,而不用之於民,是甚麼意思﹖雖說積穀防饑,但政府必須說明這筆錢留下來的用途和為甚麼要留這麼多,為什麼不還富於民﹖

樓價高企,通脹嚴重,不僅對窮人,對夾心階層和中產階級已產生壓力。且看環球經濟怎樣變化。若未來寬鬆的貨幣政策結束和開始加息,財爺現在的措施是恰當的。不然,通脹和樓價持續上升足以令社會不穩定,甚至產生政治危機,因預算案的措施在這兩方面力度太弱。

2011年2月11日星期五

Knowledge Management

農曆年其間,工作量不多,同事還在Holiday mood 中,坐在後面的同事拿著一份關於knowledge management 的notes,原來他利用上班時間去溫習,實在令人敬佩。

跟他談起他讀的knowledge management。即時想起的是我們要管理的不單是知識,還有資訊。資訊得到整合和管理,本身就很賺錢。採購買手把市場資訊整合,要工廠跟著他們的吩咐生產,他們根本不用親自動手生產,只是當中間人的角色,用文字和圖把要生產的東西傳達。

淘寶網建立自己的一套制度,讓買家和賣家在同一平台交易,也是建立了一個能把產品、價格等資訊整合的平台。

Google 擔當search engine 的角色,讓我們從大海裡撈到針,把你想找的資訊整合出來。

最潮的facebook,也是一個平台把朋友的熱門和最新貼文、共同的東西整合,把你最想看到的東西顯示在你面前。

能把一堆雜亂的資訊整合和組織得有條不紊,絕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尤其是資訊爆炸的年代,有用的資訊更加珍貴,更有需求。

2011年2月9日星期三

道德哲學一課

儒家思想說仁義,聖經說神愛世人。說的就是愛人,做合符道德的事。愛是甚麼東西,愛是關懷愛護的意思。世界若充滿愛,就能世界和平,化干戈為玉帛。

甚麼是道德﹖這是個非常艱深的哲學問題。道德就是做人行事的標準。有些人說每個人也有不同的標準。然而,當一些不道德的事發生,幾乎所有人都大聲疾呼,口誅筆伐,可見這世界其實有一致的道德標準存在。

我在浸會大學讀道德哲學時,第一份功課的問題就是"Why should I be moral?" 「我們為什麼要道德﹖」為什麼我們不可以為個人的私心而為所欲為﹖如果欺詐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和享受,為什麼我們不去欺詐﹖

我們回答因為法律不容許我們這樣做。若犯了法,我們會得到坐牢的後果。但是一些說謊行為,並沒有犯法,是不是等於我們可肆無忌憚地說謊﹖道德 ---- 這時是最重要的防線。從小到大,家人和老師說說謊是錯的,也教曉我們去辨別是非,這就是我們所建立的道德體系。他們傳授的這個標準並不是胡亂建立的,所有的是非標準都是經過長時間爭辯所得,或傳統遣遺留下來的,這些道德標準都是有充份理由支持。

不道德的人會為自己短期或眼前利益去傷害別人和社會的利益。不道德的人即使不犯法,長期也會受人唾罵而受到懲罰,他們人際網絡受損,得不到人家信任,最後因聲名狼藉而最終損害自身利益。這正正就是為什麼我們選擇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原因,因我們還要顧及自己的長期利益,我們還注重自己的名聲,即使不留芳百世,也不要臭名遠播。還有,當你做不道德的事,跟既有的道德標準相排斥時,良心的責備的確讓你非常不安,為了不會有這種不安,我們不做不道德的事,這是我的見解。

從經濟學看,仁義道德能促進社會的生產力,提高每個人的生活質素。彼此和諧共處和信任,沒有傷害他人的行為,能令大家安心工作,從而增加產出,因此每個國家的政府都推廣仁愛和社會和諧。

2011年2月2日星期三

虛擬和實體的結合,即網絡和商品服務的結合,自發明互聯網起,都是由B2C,  C2C 模式主導。如Ebay, Amazon 等,都是世界市值最大的B2C,  C2C網站。商品放在網站上賣,簡單直接卻一成不變。

團購網給我們的啟示是網絡和商品服務的結合,還有更完美、更好玩的模式。看到70%的折扣,我們一窩蜂搶著去付款。這家商店的服務很棒,竟成為全城的焦點,讓一家本來寂寂無名的商家爆紅起來。團購網為實體經濟創造了新的商機,也為行銷注入新的動力。商家要爆紅,在報章電視facebook賣廣告,在街上派傳單,也不及在團購網提供一次實實際際的優惠來得這麼震撼。

前幾年,我們爭著討論長尾效應,即在網絡上,多放一件產品的邊際成本接近0,因此一些永不能在實體世界裡出現的東西可以在網絡上出現,消費者的選擇因而被最大化。是的,選擇被最大化了,但消費者卻需要運用極多的時間去瀏覽、篩選和作出決定,我們在長尾效應下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

團購網每天只提供一種產品和服務,比市場價格低很多。我們不用花時間去看東西是不是最平最好,因這個任務已由團購網代勞,減少消費者作出篩選和決定的時間成本。選擇少了原來並不等於我們買不到價廉物美的東西。

這一個方向跟長尾效應大相逕庭,如果說Ebay 是粗獷地讓所有人把東西放上面賣,團購網就是精細式的作出篩選和統籌,找出最化算和稱心的東西來賣,增值成分比Ebay 高。集兩者之長,取得平衡,會不會是下一個趨勢﹖

2011年1月30日星期日

新年前打算買一個新的上班用公事包,我想要的款式比較傳統,走遍幾個商場,連一個款式較接近的也沒看到。

與其亂找,不如到網上搜查。進入淘寶商城,竟意外找到合眼緣的東西。這個商戶標榜自己的產品是用入口的真皮革,選料上乘,而且已銷二百多個,價錢不貴,立刻下了訂單,待新年後收貨。

之後一直看淘寶商城所賣的包包,多達數千個,數十個不同的國內品牌,均標榜用料上乘,設計都是抄老外的時尚款式,價格由百幾至千多元。淘寶商城跟淘寶網不同之處是淘寶商城賣的都是國內品牌的東西,他們借這個平台直銷他們的產品。

這些品牌的吸引力是甚麼﹖他們怎樣跟Gucci、Prada, LV 等外國品牌競爭是我很有興趣知道的問題。這些國內品牌背後都是自己的生產線,這些工廠這廿年一直是幫外國品牌進行OEM生產,人家給設計甚至物料,他們就利用他們的設備和工人按客人要求生產和包裝。他們對外國的品質要求清楚了解,知道甚麼才是合格的水平。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當家作主,自創品牌去搶奪有十幾億人的中國市場。外國品牌的價值在於其品質、設計風格、歷史、理念等,中國品牌有的是生產設備和技術及對良好品質的理解。當中風格和歷史是中國品牌嚴重缺乏的。只會抄襲外國品牌設計、品牌創立時間不長,是令中國品牌大大落後於人家的原因。然而,這些東西都是要用時間一點一滴累積的。

中國品牌在現階段的生存之道是用更上乘的材料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參考外國品牌的設計和潮流,提供良好的服務,並以有競爭力的價格把貨品賣出。高性價比是中國品牌賴以生存之道。

脫離了這策略,很難再走前一步,走前一步的意思是中國品牌可以走自己的風格,並以跟國外品牌一樣的價格把東西賣出。

2011年1月23日星期日

前天完成了為期兩個星期的buying trip。現在總結一下此行看到的東西。

在此行之前,我預料到歐洲跟中國的經濟會出現背馳的現象,即歐洲經濟進入下行軌跡,而中國卻向上。歐洲消費者對產品需求下降,中國卻因工資、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而令貨品出廠價上升。最後的結果是歐洲賣手不能或非常困難的以他們可以接受的價格買到東西,這是我原本估計的。

最後的結果不如想像中差勁。在跟供應商討價還價後,價格跟賣手目標價的差距不遠,價格比上一年漲5%左右,不算離譜。

跟我原先估計有誤差,我總結出二個原因,
1. 競爭縮窄了價格升幅。
因為引進了不同的供應商互相競爭,他們為得到生意,無所不用其極,嚴格控制成本,賺非常輕微的利潤。結果由最初30-50%升幅,最後收窄到5%。

2. 歐洲經濟沒想像中差
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令資金充裕,消費不至於太差,賣手深知中國工廠非加價不可,因此容許3-5%的加價空間。

雖然如此,我相信背馳的局面暫時不能逆轉,下一年的情況怎樣,歐美經濟能否復甦,大陸能否控制通脹,中國出口工業能否撐得住,還是很大的問號。

年關難過年年過,還是那時候再算吧!

2011年1月22日星期六

團購網的購物模式,愈來愈形成為一種趨勢,沒有到達挑戰傳統消費模式的階段,卻激發了對各種服務和產品的需求。

看到70%的折扣,即使你本來沒有購買這東西的意慾,也忍不住看到優惠流走而購買,這是供應所創造的需求。

團購網在我看來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如果改善了,獲利可十級而上。

我那刻想買的東西,團購網可以即時提供的機會接近0。團購網每天提供的優惠,不一定是我想要的,折扣優惠是可以令我因太吸引而購買這些我不需要的東西,但一大部分人還是因東西完全不是他們需要的而放棄購買,這大大限制了團購網的銷售和獲利能力。

當然,團購網嘗試做很多的調查,試圖試探大部分消費者的共同需求,如新年前能以優惠價買年糕、蘿蔔糕,情人節前以優惠價吃到情人節晚餐等。但為什麼不可以一次的在網站上售賣不同的東西,滿足不同的需求。返璞歸真,好像yahoo 拍賣般,同時在賣不同的東西,加上團購的概念,是走出團購網惡性競爭的一個方法。

大者恆大,弱的團購網只能找到小商戶合作,提供有限的折扣,最後受消費者唾棄。要打敗強者,必須跟別人的東西differentiate,而不是copy and paste 別人的東西。

2011年1月4日星期二

團購網這個概念,是我進利豐後半年(2005年)想到的,想不到現在大行其道,全球最大團購網和始創者Groupon市值竟達78億美元。

我當時的想法跟Groupon 不同的只有一點。我的目標顧客是小零售商,不是end customer。在進利豐的半年後,我發現在工廠最小訂貨量的限制下,只有大零售商可以直接跟工廠採購。一般小零售商只能通過進口商、代理商等採購貨品。他們的採購局限於進口商、代理商給他們甚麼,採購組合受約束,甚至一種貨品在好幾家店裡售賣,互相競爭,削弱了商家邊際利潤之餘,也減少了消費者的選擇。

當時我的想法是做一個網站,各小零售商在裡面下訂單和付款,在某個限定時間內,訂購量到了一個工廠願意接單的數量,便生產出貨。在限定時間內不達最低訂貨量時便退款。網站收入來源是在訂單額上抽某個百份點的佣金,向工廠徵收這佣金的成功率甚大。工廠可在網站裡放置自己的產品,供小零售商選購。

這網站跟阿里爸爸不同之處是阿里爸爸只能把產品post 到網站,由客人直接聯絡供應商,當中的增值部分不多,所收之費不能太高。

我的點子問題在於牽涉太多技術層面、信任和責任問題。人家為什麼相信你,要在這裡下訂單和付款,貨出了問題何人負責、誰去跟進貨品的生產和檢驗﹖若出了問題,的確可以賠掉身家。

點子到今天我還覺得可行,最終還不能實踐。

Groupon 是世界最大的團購網站。李家誠買facebook 的股份,不妨也考慮買這家增長極快的公司的股份。最近它收購了香港的ubuyibuy,進軍香港市場。憑藉規模經濟和其品牌價值,要在香港爆紅指日可待。第一,大家都相信它,並願意在這網站付款。第二,商家聽到Groupon 大名,無不想跟它合作,甚至提供更高折扣,以提升知名度。客人的選擇和折扣都可望大增。

Groupon 誕生後,世界各地紛紛抄襲這種經營方法,大陸團購網數量已達千個,最後有多少可以留下來,還有待觀察。可以看到的趨勢是這種消費模式已漸漸受到歡迎,或許可顛覆傳統消費模式,創造出一片藍海。

Groupon 的成功之道在於它創造了雙贏 (win win game),不論Groupon、顧客還是商家,都得到好處。這樣的business model 才能歷久不衰,可持續發展。

近來聽到同事說有一種網站,把貨品放在上面賣,客人買點數在上面投,有可能以很低的價格投得貨品。網站賺點數,蝕貨品差價,如果點數收入比貨品差價高,就產生淨盈餘。我一聽之下覺得這model 必走下坡,因為它是零和遊戲 (zero sum game)。網站和中標者所得到好處是從不中標者得來的,不中標者最後一無所得。另外,網站的風險在於當貨品差價高於點數收入,網站便要虧本。這種有如賭博的模式是令這類網站不能長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