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0日星期三

悲情城市

一聽到天水圍,人人都想起「悲情城市」。八十年代末,政府填平池塘,將天水圍發展成新市鎮。這裡有八成房屋是公共房屋,基層市民非常集中,當中很多人也面對著經濟、生活壓力、子女成長、交通不便等問題,這令得他們相當悲觀,整個新市鎮也瀰漫著悲情的氛圍。

我搬進這個悲情城市半年多了,不知道之前是怎樣,但現在卻不太感受到這種悲情。這裡有很多新移民,周圍很多人說普通話、鄉下話或不咸不淡的廣東話,他們的臉上沒掛著悲情,反而很多是快樂的侃侃而談。

那些領匯屋邨商場裡,每個人也忙著購物,付錢都要排長龍,開始有一些賣高檔Made in Japan家品的商店進駐,也有賣有機食品的,新開的書店也劃出一角作café。如果悲情城市居民是「三餐都搞唔掂」,又怎會有閒情看書歎咖啡,又怎會捨得為健康多付點錢買有機的﹖這些商店又怎能生存下來﹖

反而,我可以想像那些在市區居住的人的生活壓力,剛買房子的拿一半工資去供樓,買不起房子的拿一半工資去交租,租不起一間房子的拿一半工資租劏房。原來解決了基層的房屋問題,已是幫了他們的生活一大把,在樓價高企的時代,究竟天水圍是悲情城市還是樂土﹖

2014年8月5日星期二

香港經濟前景之二

想一想,很多國家也有其標緻性、馳名海外的品牌,例如美國有可口可樂、P&G、蘋果、麥記、Nike;日本有Toyota Sony、松下;德國有奔馳、寶馬;意大利有法拉利、Prada;和香港人口接近的瑞士有勞力士、Omega;台灣有華碩、AcerHTC;南韓有Samsung、現代。香港呢﹖香港有甚麼標緻性的品牌行銷海外﹖白花油嗎﹖

在恒指成份股裡,有一些銀行、一些地產商、還有一大堆不是反映香港經濟實況的國企,有哪一家公司是行銷海外的國際/全球品牌﹖以前還有一家公司叫思捷環球(Espirit),可稱得上國際品牌,現在這家公司已在環球競爭中被殺下馬來,一蹶不振。

如果香港沒有這些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國際品牌,那麼怎樣去吸外面的錢﹖香港可以只靠內需、塘水滾塘魚嗎﹖香港沒有天然資源,飲啖水都要從大陸入口,如果我們只付錢進口,那錢從何來呢﹖

如果我們連唯一吸外面的錢的方法 自由行也要驅逐出去,跟揮刀自宮有甚麼分別﹖很多香港人忽略了世事的複雜性,好中有壞、壞中有好,究竟是好的佔多一點還是壞的﹖他們看東西只看表面,看到自由行街上便溺、到大家樂吃東西沒有位坐、地鐵內有自由行飲食、在百貨公司裡有自由行插隊付款,然後我們就一刀切不歡迎他們。想一想多少低下階層的生計因此被影響,他們領綜援,錢最終還是出自納稅人的口袋﹗

這兩篇文章我只說明一點,雖然我很不願意看到香港失去自己的特色,變得陌生,也不喜歡香港那麼擁擠,但是中港的經濟融合是大勢所趨,因我們的競爭力虛弱而沒有選擇,如果逆其道而行,香港經濟將會步向死亡﹗

2014年8月4日星期一

香港經濟前景之一

說香港的經濟局面沒有出路,甚至完蛋,我是同意的。在港英年代,政府奉行積極不干預的經濟政策,造就了九七年前的經濟增長和繁華。是積極不干預為香港帶來經濟奇蹟,還是天時地利人和因素﹖這個問題足以寫一篇過萬字文章探討。

從我做了十年的貿易行業看,只有中國不好,香港才會好。當中國好,香港就不好。為什麼﹖
 
香港人在大陸工廠和外國買家的貿易裡一直擔當中介角色。1978 年大陸改革開放,吸引了大量港台資本家到經濟特區開工廠。另外,香港亦有大量貿易公司,所謂「行」,他們沒有擁有工廠,只是根據外國買手需求找工廠提供商品。內地人經歷十年文革,他們字也不多懂,遑論跟外國人做生意,所以只能聽香港人命令,提供勞力。在八九十年代,無論港資工廠或貿易公司,香港人都可以利用他們的語文優勢,生產技術和國際視野,在外國和工廠間充當橋樑角色,而這角色基本上是不能被取代,牢不可破的。
 
時至今日,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幾年,內地的製造業已經非常發達,教育亦有長足發展,甚麼國際貿易系、外語系出來的大學生,工資大概是香港人三分之一。大陸人亦懂得自己搞工廠,擺展覽,接生意,香港公司以往的壟斷優勢完全被打破。首當其衝的是貿易公司,他們沒有生產資料,只是充當中間人,賺取差價,這種低增值business model 必然先遭淘汰。然後是一些缺乏創新能力的工廠,如果以低成本作為競爭模式,必會因大陸的成本上漲而夾得他們兩面不是人。
 
香港整個貿易行業(只說擔當中外貿易中介人的公司)養活幾十萬人。我預期整個行業會持續收縮,這幾十萬人往後五至十年何去何從,我不敢想像。如果他們不轉行,將會像八九十年代工廠北移剩下來的工人一樣,接受再培訓,學習按摩、執床、保安、照顧老人等。
 
九七後,特區政府也想一度一改積極不干預的經濟政策,像台灣扶持高科技一樣,搞甚麼中藥港呀、科學園呀,鞏固四大支柱呀,最後亦因老董政府的無能而胎死腹中。今年是2014 年,香港還有甚麼有前景的行業﹖金融嗎﹖地產嗎﹖旅遊嗎﹖他們無一不是靠中央政府施捨的。
 
中央讓大陸企業到港集資,香港金融業就多賺點。大陸人蜂擁到香港買房子,把房價炒到天價,特區政府不多加限制,物業價格是上升了,窮人卻只能住劏房。中央放寬自由行,香港零售酒店業方能維持。香港現在出現的奇怪現象,或多或少受大陸需求影響,
 
1.      青少年滿十八歲就申請公屋。有些青年甚至自製失業,為得到公屋犠牲前途。
2.      資產決定一切,有資產者和無資產者成了階級對立。
3.      一個大學生的工資可以不及一個洗碗工 (自由行令餐飲業蓬勃,推高洗碗工工資)
4.      建築工人的工資是大學生的幾倍 (房屋供應短缺和十大基建推高工人工資) (跟第3點一起看,就是推翻了書讀得好就能改善生活這根深柢固的價值觀。)
5.      有本土特色的小企業捱不住舖租飛升而紛紛結業,同時大量藥房金舖表舖應運而生
 
根據上述的一些觀察,我的結論是香港往後的經濟只能被內地牽著鼻子走 (沒錯,不是大陸要靠香港人,而是香港人要靠他),中央不讓你賺,香港人連穀種也沒得吃。中央給香港委派一個甚麼角色,香港就要跟著做。甚麼佔中運動,若激怒了中央,他要經濟封鎖你,恐怕香港人失業率要上升,工資要下降。現在一部分香港人的確幼稚,還在幻想大陸沒香港不行!
 
台灣的高科技行業因其競爭力讓他們有選擇,不一定被大陸牽著鼻子走,如富士康可跟蘋果、三星做生意(雖然其生產基地在大陸)。但香港卻因長久以來沒長遠經濟政策,如不服務大陸人,還有其他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