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

房屋政策的進一步分析 (下)

從開埠起,香港被英國定位為自由港,實行低稅率,難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說香港是全球經濟最自由的地方。政府從稅收得到的收入主要是利得稅和薪俸稅,2011年大概17%左右,跟福利國家加拿大最低的30%有天壤之別。

這麼低的稅率怎樣支持全球手屈一指的公共醫療系統和龐大的教育開支呢﹖ 作為經濟最自由的地方,加稅會破壞營商環境,看來香港命中註定要走高地價路線才能穩住財政收入。政府透過控制土地供應,可令樓價和地價大升。

這樣的定位和政策在經濟轉差時弱點畢露。2000 年後,香港經濟一直走下坡,樓市不振,賣地收入大減,福利開支卻居高不下。結果政府年年赤字,入不敷支。在經濟不景時,各國多以財政政策如減稅和增加政府開支去重振經濟,但當時財政司梁錦松卻反其道而行,加稅兼縮減政府開支,結果當然是被罵得狗血淋頭之餘,還令經濟雪上加霜。

過去的經驗令政府痛苦。因此,雖然現在樓價高漲,要政府落重藥壓低樓價,影響政府賣地收入,等於要政府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實屬不可能。(當然,經濟大環境轉差令樓價大跌,則被看作樓市被自然地摧毀,不能算在政府頭上。) 政府因賣地收入理想,坐擁龐大盈餘,發財要立品,何況政府的角色是redistribution (把財富再分配),估計政府未來一定幫助普羅大眾置業。

看看我的預測準不準確。在上述的情況和背景下,特首十月的施政報告,重點是要確保樓價和賣地收入不會大跌之餘還要滿足市民的置業需求。復建居屋是最終結果,但這居屋會跟以前的居屋有所分別。

以前的居屋,由政府支付地價,符合白表資格的市民只付打了折的價格就可以擁有單位。如果要轉讓單位,必先要補回現時的地價。如現在是公屋居民,便不用補回地價,就可「升呢」購買居屋單位。這樣的居屋已經不合時宜。因為現時房屋的昂貴程度,即使超出白表收入和資產限制很多的人,也負擔不起私人市場的樓價。

如果要提高白表的資產和收入上限,又要為新的資格作出長時間的諮詢和討論,根本不能解燃眉之急。

時而勢易,居屋政策亦需要改變。我較傾向施生所提倡的新居屋。

世上有幾種分配資源的制度。一是價高者得,二是幸運大抽獎/排隊,三是有權有勢者得。以iphone 為例,由於剛上市時數量稀少,有很多人通宵排隊買得心頭好,有些人肯付幾倍價錢買機,有些名人則得到眷顧,優先買到iphone。三種分配方法,算是沒人反對,公平吧!

舊居屋以幸運大抽獎進行分配,落選者心有不甘,仍可大罵政府只幫少數幸運兒,大部分不幸者依然買不到房,這是政府派六千元鬧劇得來的經驗。

因此,新居屋會以價高者得為分配原則。你可能問,明明要幫助夾心階層,還要他們付高價才買到單位,不是很可笑嗎﹖

我所說的新居屋會設以下局限條件,
1. 政府主動拍賣土地,讓私人發展商投地興建
2. 這種土地拍賣時必定設附帶條件,包括限呎(如500 尺內小單位,沒有會所豪裝等),只可售予首次置業者和香港永久居民
3. 發展商以市價賣樓
4. 不能租賃給別人
5. 單位同様只能轉讓給首次置業者和香港永久居民

這種新居屋可把不公平和反對聲音減到最少。前提是本地居民和無殼蝸牛是最急切需要幫助的一群。正因設定限制條件,這種單位面積只符合基本需要,沒有內地投資者能炒賣,讓本港的無殼蝸牛能夠上車。

至於價格,則由市場供求決定,正因設了限制條件,這些單位不可能比沒有限制條件的同區同樓齡的私樓貴,正正符合了那些買不起私樓,又申請不到公屋者的需要。至於建多少單位,則要由政府進行調查,看看這一階層的人有多少決定。

這種新居屋不會引起其他階層反對。對基層而言,只要符合上述資格,付得起市價,他們買新居屋的機會跟夾心階層是完全均等的。對中產而言,一個月入八萬元以上的家庭已有能力住環境較佳的私樓,他們會有興趣住五百尺,沒有會所,地區較偏僻的單位嗎﹖ 因此,推行這種新居屋的政治阻力會較少。

新居屋符合政府大市場小政府的方向,又較少政治阻力,而且現在已拍賣了一些限呎限量的土地,小試了牛刀,此事成真的機會的確不少,看看我的分析和預測準不準確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