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星期二

H&M 和 Uniqlo

夏天來了,拿出的短袖衣服,上班永遠是穿著某幾件衣服。近幾個星期,一直想添一些平價夏衣裳,逛這幾年常幫襯的Uniqlo 和 H&M,走了幾個星期毫無收穫。

然後我記得我在一年多前寫過一篇關於這兩間零售商的文章,連結如下:

http://loyincheung.blogspot.com/2010/05/bossini-giordano-g2000-baleno-g2000oem.html

這文章說在M型社會裡,能讓消費者以大眾化價格感受到奢華感的零售商會雄霸市場。無疑,Uniqlo 和 H&M 近年積極擴充,幾乎在所有大規模的商場插旗。其他零售商見人家成功,錢途無限,於是紛紛來港開店,之後有澳洲的Cotton On,又有近期以700 萬月租搶走上海灘畢打街舖的Abercrombie & Fitch。

Uniqlo 和 H&M 經過幾年的擴張,市佔率一直擴大,也以價廉、時尚、物美趕走了市場上一些較弱的小零售商和boutique。再加上大陸客崇尚外國品牌,到港shopping又是大勢所趨,讓他們的生意滔滔不絕、蒸蒸日上,分店愈開愈多。

以我觀察,我認為他們在香港的擴張是時候完結,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這兩家公司前幾年進入香港後,甚為積極,市佔率一直擴大。這順風順水的環境令他們過度安逸,款式上愈來愈沒有新意。頭幾年消費者還覺得新鮮,發展到現在我已覺得他們的款式過份沉悶保守。再加上大陸客來港旅遊,對這兩家店趨之若鶩,還是覺得很有新鮮,讓這兩個零售商覺得自己的銷售還是很成功,最後他們每一季也維持保守和單調的款式。

2. 近一年商品價格如綿和人造纖維等大升, 這兩家賣廉價衣物的零售商的成本壓力極重,唯有靜悄悄地將成本轉嫁消費者,提高了正價,又減少了折扣的金額,我等買廉價東西的消費者對價格非常敏感,又怎會不知道他們加價。款式已經是年復一年沒轉變,價格又提升了,太不值了,這只會逼消費者尋求其他選擇。

國際品牌優勢在他們付得起錢聘請designer,用的布料也經過測試,不會穿了黑心綿也不知。這是小型boutique跨不過的門檻,小型boutique 向批發商拿貨,對供應鏈沒有任何控制。

A&F 進香港,是好事,有競爭才有進步(雖然A&F市場定位比Uniqlo 和 H&M高)。只有同level 的國際品牌才能付得起香港的租金挑戰這兩個零售商的地位,逼使他們向消費者提供更多折扣和出色的款式。

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

塘西風月夜

前幾個星期無意間在中環三聯書店看到一本叫塘西風月史的書籍,快速翻閱,驚為天人。香港歷史寫得這麼「生鬼」,認真不錯。題目已經十分有趣,再加上很口語化和「抵死」的文筆,令這書的趣味大大增加。

塘西風月史是說石塘咀以前是煙花之地的歷史,因傳統道德規範,嫖妓被世人認為是不道德的事,正統史學家不屑寫之,令這段歷史的史料很分散,少有具權威性的著作。

我的一位大學同學畢業論文正是寫塘西風月,因他一家很久之前就住石塘咀,對這裡很有感情,而且甚為熟悉,因此他的史料多來自他外婆口述或從散亂的報章中尋找。遺憾的是我並沒有借他的論文一讀,以了解這段香港歷史。

另外,我外婆外公也是住在石塘咀,小時候常到他們的家,對這一區也蠻有興趣和感情。因此一讀此書,不能自拔。

要說塘西風月史,不能不提上環水坑口。南京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香港島,1841年英軍登陸水坑口,並宣佈佔領香港,水坑口成為香港最早發展的地方。1860年代,香港成為南北貨轉口港,水坑口附近的文咸西街就是著名的南北行,商人把東南亞貨物運到大陸,又把大陸貨品運到東南亞,做就不少富商巨賈。

1905年水坑口

有富豪的地方就有妓寨,1878年水坑口的妓寨三十餘間,大寨者有錦繡、歡得、奇花、新賽花,是為「四大天王」。酒色酒色,有妓寨的地方就有酒樓,等於現在的夜總會,讓公子哥兒大排筵席,開筵坐花,提供一個中立的地方供客人和妓女培養感情,進一步發展關係。當時最大的酒樓有宴瓊林、杏花樓、聚馨樓等。

1903 年,香港政府有鑑於水坑口妓寨影響市容,又把那裡樓價搶高,影響民生。於是強制要續牌的妓寨遷入石塘咀(東至屈地街,西至卑路乍街)。那時石塘咀乃荒涼之地,政府將計就計,遷妓寨到那裡開荒,塘西風月史就在這時展開。

水坑口和石塘咀有一段距離,於是就產生人肉shuttle bus (即人力車)從五時到一時在水坑口接送貴客到石塘咀。原來香港shuttle bus的概念始於塘西風月。


水坑口至石塘咀

1920 年是塘西妓寨的鼎盛時期,大少妓寨不下一百間,往香港大學的山道是正是四大名寨所在,包括賽花、詠樂、倚紅、歡得。各妓寨妓女加起來不下四千,煙花開得相當燦爛,盛極一時也。妓寨酒樓唇齒相依,當時飲花酒的酒樓有十五家,如金陵、陶園、萬國、香江等,尤以金陵裝修最華麗。
1915年德輔道西望向山道,上圖為四大酒家之一金陵酒家
聯陞酒店旁是三間妓寨

塘西妓院制度沿襲廣州和傳統中國的妓院制度,一般分為高級妓女和低級妓女。

高級妓女 - 顧客對象為官吏商賈,妓女能歌善舞,善於應酬,基本上是賣藝不賣身,客人千金散盡,也未必能一親香澤。(可參看電影姻脂扣飾演如花的梅豔芳,她在戲中飾演高級妓女,只肯跟她喜歡的十二少一起)

低級妓女 - 目標顧客是一般市井販卒,純粹一買一賣的肉體交易。

高級妓女相當高竇,要得到塘西阿姑垂青背後非要有銀彈和耐性支持。她們受過嚴格訓練,目標是要搾乾客人錢財。第一堂課是不許暴露肉體,以防客人未科水先抽水。第二切忌暴飲暴食,一來以防被客人灌醉,成其好事。二來講桌上禮儀,也好讓她能服待客人,斟茶遞水。

第三是飲得彈得猜得唱得,懂扮靚和易招人話柄(引來眾人議論,才容易走紅)。第四要懂用言語討客人歡心。第五是要懂得斬客,把他們錢財吸乾,或以甜言蜜語逗得公子哥兒慷慨解囊,做衣服買手飾。或化喜為悲,說家人身患惡疾,急需錢財醫治。務求令客人明知被搵笨都要乖乖就範。

嫖客要追求塘西大姑,先要在酒樓擺花筵,飛箋召妓多次,多番邂逅之後,才正式進一步入大寨追求,到寨廳飲宴。妓院乃妓女所住之地,登堂入寨,可見關係有所進展。再進一步是到妓女房間小坐,吃生果飲茶,叫「打茶圍」。經過多番打茶圍,客人在大姑上花了不少錢,顯示了誠意,也培養了感情,便能成為她的入幕之賓,可一夜銷魂也。

入幕之前,該客人要大排筵席,宴請同寨姊妹們,叫「執寨廳」。當客人從地下登樓入房之時,每一層的寮口嫂高呼︰「乜乜少駕到!」排場十足,令客人感到自己猶如九五至尊,完完全全滿足客人的虛榮心。

1932 年六月,塘西走向沒落,事緣英國禁娼,香港要跟隨。政府提供三年寛限期,妓女之後不獲續牌。1935年六月,公娼完全禁絕,花街柳巷,從此絕跡。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一行以另外一個方式經營,開設所謂「導遊社」,供客人電召,導遊女接柯打出鐘。這些一買一賣的交易,省卻了追求和排場,跟塘西之盛景和排場大不同也。

1941 年日治時期開始,「軍妓」制度立刻成立,以供日軍享樂。這些軍妓組織分為低級的「慰安所」和和高級的「吾妻屋」兩種,分別給軍人和軍官玩樂。1942 年十一月,日軍總督於是決定將石塘咀劃為娛樂區,妓寨和導遊社從此紛紛進駐石塘咀。此外,四大酒家金陵、廣州、陶園和萬國為配合妓寨,紛紛重新開業,塘西花事起死回生。1945年,日軍大勢已去,重光後,港英政府重申禁娼,塘西風月又再煙銷雲散。

這是很有趣的一段歷史,也想像不到現在的西環以前是紅燈區。如想知道更多塘西風月的佚事,可參考吳昊的塘西風月史,其抵死文筆必然引得你讀完此書。

2011年5月20日星期五

新生代買房 之 下

八十後生於經濟起飛後的香港,他們的父母在求職市場上充滿機會,只要有一對手,也不愁會沒工做餓死(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中,失業率平均為2%),工資增長也快。

在房地產市場上,市民有公屋、居屋、夾屋(1990 年政府委託房協出售的公共房屋,讓不符合申請公屋和居屋資格,又買不起私人房屋的夾心階層購買)和私人房屋可供選擇。八十後的少年時期是在一個比較繁榮和安逸的環境長大的。至九七年,他們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和資產泡沫爆破。香港的經濟從製造業轉型為服務業,工業大量北移,令大量的工人失去求生技能,被迫再培訓。二千年,科網股爆破,令香港經濟日走下坡。

為了讓爆破後的樓市穩定下來,政府在02年推出一系列穩定樓市的房屋政策,是為孫九招。包括取消土地拍賣、停建居屋等。這些政策志在減少市場房屋供應,以支持樓價。從此時起,政府失去了供應土地的主導權,亦是香港自石峽尾大火後房屋政策的轉捩點。由政府干預變成大市場小政府的不干預政策。

因02政府宣佈停售居屋而改建成私人樓宇的紅灣半島

八十後讀中高或大學的時候,03 年沙士來了,令原本疲弱的經濟崩潰。這時候畢業的大學生月入五千已算不俗,比失業好一點了。2003年七月一日,五十萬人上街示威,反對二十三條和對政府施政表示不滿,是為香港近十年在政治經濟上的最低點。

03年後,中央啟動自遊行,讓大陸人可以個人名義到香港旅遊,香港好像被心臟起搏器電擊一樣,經濟走向上升軌道。

08 年雖經歷美國次按危機,但量化寬鬆的資幣政策挽救著垂死的美國經濟,卻產生副作用,令新興市場的資產價格暴升。香港政府因孫九招斷了增加土地供應和興建居屋的二臂來調控樓市和滿足本地人的住屋需求,讓樓市持續升溫。

上一代可透過政府所提供的公屋、居屋、夾屋或購買私人房屋置業,讓不同階層的市民可以安居樂業。這一代因居屋、夾屋已被取消而只能購買私人住宅。而私人住宅的價格已超出一般打工仔的負擔能力,因它的價格不單反映本港的經濟現況,而且反映大陸人雄厚的購買能力,這是香港歷史上沒有發生過的。

供求失衡的情況若持續,必然大大打擊新一代對香港的歸屬感,也增強了他們對掌握未來的無力感,這對香港未來的發展不利。由1953石峽尾大火到2011 年樓市泡沫升溫之間,比較長遠和穩定的政策就是七十年代麥理浩時代的長遠房屋政策,政府決定以公共房屋改善市民居住環境。而02年的孫九招,在社會普遍要求復建居屋的聲音下,能否成為香港長遠的房屋政策,在我看來是否定的。

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新生代買房 之 上

現時香港最多人討論的話題的之是高樓價的問題。我會分兩章從歷史角度分析這件事。

如果我們把戰後從大陸逃到香港的人算作第一代,他們的兒女是五六十年化出生,七八十後正是這一班人的孫兒。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正是見証香港七十年代經濟起飛和福利政策日漸完善的一代。

我們的父母一代跟我們在心態上有甚麼不同和鴻溝﹖ 父母經歷香港經濟起飛,他們小時候的日子過得苦,或許住過板間房,他們的父母為口奔馳,沒有時間管教他們,但他們看到政府為他們帶到的希望。是甚麼希望﹖且讓我說說香港公共房屋的歷史。

1953年,石峽尾大火,53,000名災民無家可歸,港英政府建立七層徒置大廈安置災民(如石峽尾邨美荷樓,現已被活化為「石硤尾邨生活體驗及旅遊活動中心」),開了政府建立公共房屋之始。六十年代,政府大量建立廉租屋,例如牛頭角上邨、黃竹坑邨、白田邨、黃大仙上邨等。


石峽尾美荷樓
白田邨
七十年代,麥理浩港督對香港的福利政策更為積極,宣佈一項名為「十年建屋計劃」的公共房屋計劃,目的是要在十年內建造足夠的公共房屋單位予一百八十萬居民,並且開發新市鎮,讓市民的生活環境沒這麼擁擠,從而改善居住的環境。另外,又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那是開居屋之始,讓一些沒有能力買私人樓宇的市民購買公共房屋,擁有自己的房子。

這些歷史給我們甚麼啟示﹖就是政府為我們父母一代帶來希望。他們從板間房上樓,有自己的廚房廁所,付的是低廉的租金。從薪金中撥出小部份錢作租金的,其餘的錢可自由運用,那就是讓市民有更多的閒錢買其他東西,補貼他們的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質素。另外,教育給這一代的人提供社會流動的機會,大學生有如天之驕子,成為推動他們發憤的一股動力。

加上那時經濟飛騰,大陸經歷文化大革命、之後的改革開放都提供大量機會給香港人發展事業。結論是,他們雖然捱過苦,過過差的生活,年輕時沒享受過,但他們看到未來生活是會改善的,他們的努力是有目標的。

下一章,我會說說房屋政策之後的發展和對七八十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