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新生代買房 之 上

現時香港最多人討論的話題的之是高樓價的問題。我會分兩章從歷史角度分析這件事。

如果我們把戰後從大陸逃到香港的人算作第一代,他們的兒女是五六十年化出生,七八十後正是這一班人的孫兒。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正是見証香港七十年代經濟起飛和福利政策日漸完善的一代。

我們的父母一代跟我們在心態上有甚麼不同和鴻溝﹖ 父母經歷香港經濟起飛,他們小時候的日子過得苦,或許住過板間房,他們的父母為口奔馳,沒有時間管教他們,但他們看到政府為他們帶到的希望。是甚麼希望﹖且讓我說說香港公共房屋的歷史。

1953年,石峽尾大火,53,000名災民無家可歸,港英政府建立七層徒置大廈安置災民(如石峽尾邨美荷樓,現已被活化為「石硤尾邨生活體驗及旅遊活動中心」),開了政府建立公共房屋之始。六十年代,政府大量建立廉租屋,例如牛頭角上邨、黃竹坑邨、白田邨、黃大仙上邨等。


石峽尾美荷樓
白田邨
七十年代,麥理浩港督對香港的福利政策更為積極,宣佈一項名為「十年建屋計劃」的公共房屋計劃,目的是要在十年內建造足夠的公共房屋單位予一百八十萬居民,並且開發新市鎮,讓市民的生活環境沒這麼擁擠,從而改善居住的環境。另外,又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那是開居屋之始,讓一些沒有能力買私人樓宇的市民購買公共房屋,擁有自己的房子。

這些歷史給我們甚麼啟示﹖就是政府為我們父母一代帶來希望。他們從板間房上樓,有自己的廚房廁所,付的是低廉的租金。從薪金中撥出小部份錢作租金的,其餘的錢可自由運用,那就是讓市民有更多的閒錢買其他東西,補貼他們的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質素。另外,教育給這一代的人提供社會流動的機會,大學生有如天之驕子,成為推動他們發憤的一股動力。

加上那時經濟飛騰,大陸經歷文化大革命、之後的改革開放都提供大量機會給香港人發展事業。結論是,他們雖然捱過苦,過過差的生活,年輕時沒享受過,但他們看到未來生活是會改善的,他們的努力是有目標的。

下一章,我會說說房屋政策之後的發展和對七八十後的影響。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