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星期三

保育問題 - 社區網絡

其中一個反重建的論點是重建會割斷居民的社區網絡。社區網絡可以為一個居民提供一些個人的接觸,當中他可以維繫一種認同感,獲取情感上的支持、物質的援助及服務、資料的提供及社會接觸等(Walker, et al 1979)。

例如,一個獨居的老伯,他每天在街市的燒味店吃飯,之後到雜貨店買一罐啤酒喝,然後到離家不遠的公園跟其他老伯下棋。又如行動不便的婆婆,跟隔壁的婆婆們亙相照應,平時閒話家常,間中弄一些糕點到下面的菜市場賣。在這社區裡得到情感和物質的支援,就是他們的社區網絡。

重建令這些居民被遷移到其他地方,即使他們被原區安置到同區的公屋,他們的網絡不能避免受到損害。如婆婆的鄰居已不是原先相依為命的婆婆,老伯的公屋離公園遠了,或要坐一程車才可到達,他現在不會到公園跟朋友下棋了。這影響了他們原本建立的生活習慣和跟朋友的連繫,他們或許因此失去了精神慰藉和心靈記託,要重新適應或從此一蹶不振。

這令我想起一套我最愛的電影「月黑高飛」'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有一幕是一個本來被終身監禁的伯伯因表現良好而提早獲釋。他放監後被安排到政府安排的超市工作,他因習慣了在監獄的生活,他想去小便時竟舉手跟經理說他想小便,引來顧客奇異的眼光。他在監獄裡幾十年,跟其他囚犯成了生死之交,每天一同工作,一同吃飯,一同聊天,出獄後他一個朋友也沒有。因不習慣新的生活和缺少心靈和情感的支持,一天,他在房間裡上吊自盡。

金錢不一定能彌補心靈的損傷,尤其是人年紀了,需要的或許是更多的關懷和可消磨時間的嗜好。在都市發展和維持他們社區網絡間取得平衡,政府的角色很重要,要辦到兩全其美殊不容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