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1日星期二

文章分享 - 政府山

中環從開埠到現在都是香港的政治中心,最重要的部門包括立法會到港督住的地方也在這個區域。現分享明報一篇文章,介紹了一些中區殖民地建築物的背景和歷史,


http://news.sina.com.hk/news/23/1/1/2359749/1.html

Sunday Workshop﹕遊政府山 學香港史
2011-06-19
【明 報專訊】隨着添馬艦的新政府總部工程接近落成,中環「政府山」正一步步走進歷史,這點歷史要繼續以有形實體的建築保育下去,抑或消散成政府檔案處或教科書 的一張圖片,以騰出土地興建商廈和商場?財政司長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派錢六千元外還曾經宣布﹕「原中區政府合署中座及東座會轉作律政司的辦公室,而西座 則拆卸重建為甲級寫字樓」,民間團體即時以諮詢未有定案反擊,重申有關發展是又一次「官商勾結」,破壞生態、湮沒歷史。
政府山寧靜的日子還有多少?不如把握時機考察一次,認識這個香港管治「基地」的歷史和美學特色。

政 府山一詞,並非新詞彙,早在1841年已經出現。開埠時港府將雅賓利渠與忌連拿利渠之間的山坡闢為政府用地,定名「政府山」(Government Hill)。後來山坡上陸續建了砵甸乍府第(法國傳道會大樓原址)、輔政司署(政府合署東座)、美利砲台(砲台里)、總督府(禮賓府)、聖約翰座堂等;山 下亦建了大洋行、銀行和大會堂,這地帶漸漸發展成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

我們請來著名香港歷史學家丁新豹博士帶隊,逐一了解山上建築群的歷史特色和意義。不過上山前,丁博士指,山下一片填海地與當年整個管治權力核心的格局亦有密不可分的歷史關係。行程由遮打花園起步:

 

干諾公爵基石

遮 打花園原址前身是香港木球會,英國人認為香港平地少,要發展務必靠填海,故19世紀着力於填海工程。1890年4月2日,為紀念中環填海工程動工,由當時 訪港的干諾公爵豎立該基石。1975年,當時政府認為木球會屬私人會所,佔用公共地方不太恰當,木球會遷至黃泥涌峽,土地則成為港鐵中環站的建築工地。中 環站1980年啟用後,原址改建為遮打花園,當途人經中環地鐵站J2出口向前行,便可見到這基石,丁新豹認為,基石旁沒有清楚標示,令人難以察覺昔日的干 諾公爵紀念填海工程的歷史,有淡化殖民地特色之意味。

 

皇后像廣場

單 看英文名稱「Statue Square」,中譯應為「銅像廣場」,為何改名「皇后像廣場」?丁博士解釋,廣場原本豎立多個銅像,除了現存的匯豐銀行總經理Thomas Jackson(昃臣爵士),以表揚他對香港經濟的貢獻外,還包括維多利亞女王、英王愛德華七世、王后雅麗珊、英王喬治五世及王后瑪麗等銅像,可謂王室家 族的權力展示。

香港日治時期,日軍熔了多個銅像製作武器,維多利亞女王銅像被日軍運往日本,準備熔掉成為製造武器的原料。原址則豎立了一個 石碑,宣告香港已被日本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女王銅像歸還,但放置銅像的位置在1940年代末期計劃擴闊遮打道工程,女王銅像改為放置於銅鑼灣的 維多利亞公園,原址則只剩下昃臣的銅像。

 

立法會大樓

這 幢大樓由英聯邦採辦處的顧問建築師亞士東.偉柏(Aston Webb)及英格里斯.貝爾(E. Ingress Bell)設計。大樓於1900年開始興建,用了差不多12年,終於在1912年落成。1903年,大樓奠基,基石嵌於面向皇后像廣場的一支圓柱上,丁新 豹博士說,細心看,會發現至少3個錯處﹕(見圖a)


一)港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名字錯寫成「SIR HENRY APTHUR BLAKE」﹕
港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參與奠基禮,故基石刻有他的名字。因為基石上的文字要定期補色,負責的中國工人可能不懂英文及有人監督不力而鬧出笑話。

 

二)GCMC錯寫成「CCMC」﹕

港督卜力曾獲頒「爵級大十字勳章/一等勳爵士」,簡寫為GCMC,但串錯成CCMC
三)承建商CONTRACTOR寫成「CONTBACTOR」

 

和平紀念碑(Cenotaph)

位於香港中環遮打道,1923年豎立,原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陣亡的軍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紀念碑用以紀念兩次大戰殉難者。丁新豹博士指出,這個紀念碑在倫敦亦可以找到,除了紀念殉難者,亦象徵殖民地王權歷史。

 

終審法院

前 身為「法國傳道會大樓」,坐落中環炮台里,是香港開埠最早興建的大樓。天主教及基督教視香港為進入中國傳教的踏腳石,傳教士在此學廣東話、客家話等語言, 再進中國內地。到1953年,法國傳道會把大樓賣給香港政府,大樓其後曾用作維多利亞地方法院及香港政府新聞處辦事處。1997年香港回歸,大樓改建為終 審法院,標誌香港脫離殖民統治。丁新豹博士指出,大樓外有6塊銅版畫,雕出19世紀由炮台里俯視舊大會堂及皇后大道中等街道照。

 

聖約翰座堂

位 處香港花園道,屬十字架形狀建築,於1849年正式啟用,塔樓西面有字母「VR」,是為紀念該教堂建於維多利亞女王時期。1941年日本侵佔香港,在淪陷 3年多期間,設於深水埗的軍人集中營中的隨軍牧師,仍然設置臨時小聖堂崇拜,在聖米迦勒小聖堂內見到的屏風正是當年集中營的物品。1986年港督尤德在任 內猝死,靈柩運抵聖約翰座堂及舉行安息禮拜,教堂南壁現時可見一塊紀念已故港督尤德的石碑。

 

中區政府合署

位於下亞厘畢道,又稱政府總部,建築物分為東座、西座及中座。門前的紫檀樹高16米,冠幅達30米,估計樹齡達170年。丁新豹博士說,這棵樹生機勃勃,每次看到皆格外醒神。

 

禮賓府

過 去稱為總督府,1999年易名禮賓府,位處上亞厘畢道。1851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8年之後,禮賓府開始興建。施工圖由第二任測量總署署長卡拉弗利 (Charles St George Cleverly)負責,預算需14,940英鎊。工程進展緩慢,歷時4年才竣工。1855年10月,官邸落成,第四任港督寶寧爵士成為首名主人。歷任 28個香港總督中,25個曾以禮賓府為官邸和辦公室。特首曾蔭權入住後,成為首位在這府第居住和辦公的特首。

 

聖公會會督府

聖 公會會督府建於1848年,本是一所為華人而設的學校,位於港島下亞厘畢道一號,是政府山一部分,現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於1849年至1950年期間曾 用作聖保羅書院校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聖保羅書院遷往般咸道,現用作香港聖公會教省辦事處,牆身依然掛有「聖保羅書院」標示。

 

藝穗會

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和雲咸街交界,近雪廠街南,19世紀末興建,以磚塊砌成,樓高3層,為舊牛奶公司倉庫的一部分,至1970年代為牛奶公司總部。現時是香港推廣藝術創作的非牟利機構及慈善團體,建築物富有殖民地時期的懷舊色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